第四百零一章 九州之铁难铸其错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2157 字 2022-11-15

只是龟缩守城,便能称之为名将,显然是标准太低。

但袁崇焕恐怕正是被政治上的宣传所捧杀,宁远之战后,真的以名将自居,产生了极度自信自傲的心理。

以为自己有两把刷子,却没认清刷子没毛,是秃的。

也或许,他就是赌徒的心理,一路靠大言和大胆快速晋升,成为封疆大吏,也终于是死在了他的大言不惭之下。

“毛承禄的前协已经前往皮岛,与孔有德所部换防。”郭大靖收拾了下心情,开始汇报工作,“秋收前后的作战准备也基本完成,将出动两协和一个飞骑营。”

毛文龙微笑颌首,说道:“计划我已经看过,料敌从宽,出动如此兵力,本帅颇为放心。”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到时候,本帅将派两协前出,占领牛庄驿,逼近海城河,牵制建虏。”

郭大靖说道:“联络蒙古诸部的工作也算顺利,在盘山开设了市场,交易规模现在还不算大。等到入秋,才是牛马牲畜能够大量上市的时候。”

“开始了就好。”毛文龙说道:“蒙古人缺乏日用品,却只有牛羊牲畜能用来交换。另外,你雇佣他们养牛马,也是个好办法。”

养牛养马,自然是蒙古人最拿手的工作。东江镇已经在复州的沙河流域建立了军马场,但规模还不太大。

借着与蒙古诸部开马市交易的机会,郭大靖准备扩大军马场,暂定在长生岛、中岛和西中岛,使东江军拥有更多的战马来源。

在岛上,没有船只就等于隔绝,也防范了蒙古人作间谍,与外敌通风报信儿。

“对了。”毛文龙捋着胡须微笑道:“宁远的祖大寿,还派人送来了礼物,恭贺本帅晋封侯爵。”

郭大靖目光一闪,露出讥诮之色,说道:“这帮守城之犬,不老实地呆在宁远,无事献殷勤,打的什么主意?”

“他们想购买一批新式火枪。”毛文龙冷笑起来,说道:“你以为如何?”

“这个——”郭大靖挠了挠头,不是很确定地问道:“边将交结,私购兵器,这不舍朝廷法制吧?”

毛文龙露出奇怪的神情,转而又笑道:“确实不合法制,就让他们向朝廷申请调拔吧!”

朝廷法制从郭大靖口中说出,确实很让毛文龙感到奇怪,也意识到这是郭大靖反对的借口。

卖给建虏绸帛锦缎,交结西夷购买军火,发行军票解粮饷不继之困……不合朝廷法制的事情,郭大靖干得还少了?

而且,朝廷也已经开始仿造新式火枪,申领调拔,正是该有的程序。

只不过,郭大靖对于朝廷在匠户体制下打造的火枪,实在是没有什么信心。

连鸟铳都造不好,更不要说装药更多、威力更大,却又要求打造更精良的新式火枪了。

还有一个关键的技术,那就是高弹性钢。这个问题不解决,打造出来的燧发枪,发火率应该低得可怜,还不如用火绳枪呢!

估计,打造出来的新式火枪发到部队,也很快就会人嫌狗厌,和鸟铳被士兵们畏之如虎,是一样的结果。

体制呀,大明的体制已经是积弊丛丛,不彻底改革,什么好政策,什么好事物,也都做不好,推广不了。

既然毛文龙提到了辽镇,说到了祖大寿,郭大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心中的担忧讲了出来。

“走私粮草物资,卖国资敌?”毛文龙显出惊诧之色,皱起了眉头,缓缓眨着眼睛,半晌无语。

郭大靖苦笑了一下,说道:“万岁处置辽镇,还是太操切了。今年便要其屯田自给,秋后便要从粮饷中扣除。在此逼迫下,难保辽镇不铤而走险,自谋生路。”

毛文龙轻轻吐出一口长气,说道:“虽然令人难以置信,可也不可不防。建虏若能得到物资供应,可就打乱了我军的平辽大计。”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说道:“毛帅可给祖大寿回信,碍于朝廷法制,火枪无法售卖。但辽镇若有粮草困难,东江镇可给予其支援。”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