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减彼增己

第二天下午,摩根史丹利总部。

“时间紧迫,我长话短说——经过杨总批准,共助网和铸投私募决定联合诸位,一齐涉入cds领域!”刚一坐下来,吕思思连寒暄的意思都没有,径直进入正题。

看着眼前这位眉宇之间写满了强势的混血美女,谭国聪心情颇有些复杂——三年前,这小姑娘还是一个在自己面前连说话都打颤的菜鸟,而如今,面对着安然公司老总、摩根史丹利ceo这些自己至今不敢招惹招惹的大人物,竟然就已经敢这幅态度了?

造化弄人!

这是谭国聪此刻最直观的感受。

而肯尼斯等人对吕思思这种颁布命令似的口吻却没有什么反应。

当下的铸投私募在华尔街已经隐隐有着“第五投行”的称号,虽然底蕴远远无法跟传统四大行比拟,但单纯就资金调动能力来讲,甚至要超过排在前面的大部分前辈;

更何况铸投私募正主导着新能源智慧汽车、共享出行、共享单车、共享民宿以及部分it技术项目,光凭着这动则百亿美元乃至万亿美元级市场规模的超级压仓项目,它就绝对有底气跟任何人挺着腰杆说话。

再说了,这一年多以来,安然、摩根史丹利和安必信这几家公司,在杨铸的指示下联手进行的操作不是一次两次,而且次次都能吃到肥肉,既然吕思思现在是在代表那位年轻的华夏大boss,那么用这种上级式的口吻来跟自己说话,那自然没什么问题——别说杨铸现在已经是全球知名的大佬了,就算是一个普通业务员,但凡你能给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丰厚收益,就算你大拽拽地让公司ceo给你倒茶,估计对方也会客客气气地给你分享一杯自己的珍藏的佳茗。

只不过……

听到杨铸竟然打算涉足cds业务,摩根史丹利的ceo忍不住有些皱眉,跟其余几人对视一眼后,这才开口说道:“吕,我知道cds业务是一块超级大肥肉——事实上,面对着这种名义规模超过40万亿美元的超级蛋糕,没有人会不动心。”

“但问题是……恕我直言,杨总现在在产业资本圈里,固然是数得着的人物,但在金融资本圈,真的没有多少根底;”

“再说了,作为当下最流行的金融衍生品,cds几乎所有的派生渠道已经到顶,各类流通渠道都被把控和瓜分的一干二净,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增量承接市场,就算手里面的钱再多,想要杀进cds领域,也是难上加难。”

说到最后,这位白人老头耸了耸肩:“我们摩根史丹利是杨总最真诚的朋友,也是杨总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之一,既然大家是朋友……我觉得杨总应该不至于把主意打到了我们摩根史丹利的头上吧?”

瞅了瞅这老头眼中隐隐露出的堤防神色,吕思思笑了笑,她自然知道这个老头是在顾虑什么。

………………

cds,全称叫做“creditdefaultswap”,翻译成中文叫做信用违约互换,又被称为信贷违约掉期。

作为一款信用衍生品,它最简单的形式是单一实体cds——也就是是两个交易对手针对第三方实体信用风险的一种交易合约。

在单一实体cds交易中,买方(做空方)同意向卖方(做多方)在合约期内支付一定的定期票息,卖方则同意在第三方实体发生违约事件后向买方支付一次性等同于cds合约名义额的代偿金。

从某种意义上说,cds就像汽车保险,只是它担保的不是驾驶事故造成的风险,而是经济实体的信用违约风险。

交易cds的目的,对买方来说,是要对冲第三方实体的信用风险——比如买方可能持有第三方实体发行的债券;

而对卖方来说,是要通过承担第三方信用风险而获得投资回报。

本质上,cds代表着一种金融技术,通过它,cds把现金产品(如债券或贷款)中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分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cds在美国出现之前,现金产品的风险和流动性是绑定在一起的;cds出现以后,投资人可以仅就第三方实体的信用风险进行交易,甚至不需要持有第三方实体的任何债务,更不受该实体债务存量的限制。

对于已经进入金融资本时代的欧美来讲,cds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它第一次为对冲信用风险提供了现实可行的金融工具,在提高金融机构资本运用效率、释放银行资本金、对冲信用风险、实现套利机会等方面也施展了特有的功用,也因此极为受到投资者的青睐——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全球cds业务规模就突破了40万亿美元规模,并应用到了欧美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其炙手可热程度可见一斑。

只不过,任何业务都有其增长的天花板,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率先应用,各个金融产品的流通效率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并且在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里,就已经触达了社会容纳能力的极限。

就拿可以装入资产包在金融市场自由买卖的cds来说,过去的十多年里,信用衍生品从单一实体cds发展到量身定制的组合产品(如合成cdo),之后又发展到指数产品,指数cdo以及指数期权产品等等——直到这个气球已经触摸到了自身的膨胀极限。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各级资产包信用评级在利益的追求下越来越弄虚作假越,什么狗屁的产品创新,什么狗屁的技术操作,对于庄家来说统统都是扯淡的细枝末节——那些玩意不过是为了保证这些cds资产包能够在流通环节保持顺畅而已,虽然说极为重要,但也不过是维持这块市场最基本的生存土壤罢了(这跟你拿着1000块钱,卡着时间点不断套还十几张信用卡,为的就是不让自己逾期是一回事。)

而眼下对于那些真正的大佬庄家来说,真正重要的是……谁能找到一个以前尚未被发现的增量承接市场、谁能挖掘一个优质的cds资产包派生项目、以及谁能在这个充分饱和的市场里,掌控足够规模的资产包流通渠道。

用通俗点的话来说——每一个庄家都知道游戏已经进入了击鼓传花的阶段,也都看得出来鼓声即将停下,因此在这个时间点,谁能有更多的肉鸡帮你接雷,并且有资格掌控在某段队伍里,每一次传花的节奏,谁就是老大!

而众所周知,作为五大会计事务所的安必信固然在金融领域有着不弱的资源调动能力,但铸投国贸和安然公司却主要是以产业投资为主——尤其是铸投国贸,自始至终都没怎么碰过金融衍生品领域。

以铸投国贸这么庞大的体量,想要跟他们摩根史丹利一起搞cds业务,在老头看来,这已经不能叫借鸡生蛋了,应该叫“鹊巢鸠占”更为合适——跟这种庞然大物单方面分享自己的核心资源,吃亏吃大发了不说,后果也完全是不可预料。

………………

扫了扫摩根史丹利ceo和安必信老总略有些不自然的笑脸,吕思思笑了笑:“你们放心,我们华夏人向来讲究双赢,更加不会亏待朋友——如果没有完全的策划和足够的好处,我今天怎么好意思开这个口?”

微微顿了顿,吕思思继续说道:“说起来,当今的cds产品虽然已经达到了1200种,但说到底,这些cds产品全都是以各大投行、银行、保险公司的基础业务为原点,派生出来资产包组合而已。”

“虽然按找逻辑来讲,由于cds的交易双方不必非持有合约针对的第三方实体发行的债务(所谓的空壳信用现象),也不受第三方实体债务存量的限制,至少理论上,cds可以无限地派生下去使,其名义额可能远远超过第三方债务的存量总额——事实上,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全美的公司债务额只有4万亿美元,但是cds的名义规模却高达40万亿的原因;”

“但问题是……这玩意的风险和致胜点,诸位就真的看不出来么?”

“尽管就个体而言,cds没有改变基础资产的风险特征,但在总量上,cds却起到了传播和放大原有基础资产风险的作用。”

“要知道,在现金产品下,债券发行人的违约风险并不会波及到债权人;但在cds之下,同样的违约事件,除了债权人之外,还会波及所有相关的cds投资人,特别是当后者可能比前者大出数倍数十倍时——这意味这什么,想必诸位再清楚不过了。”

“其次,无论是违约发生后cds卖方的代偿,还是cds盯市造成的资本利得(或利损)的交割,都需要交易对手承诺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