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 火车难题

外贸不足内需来凑,这是王齐上辈子学到的东西。

浮岛化之后运力几乎归零,航空局上场后有一定好转,但效果也很有限,因为航空局需要保证飞机和人员安全,所以只能对接有一定友好度,能接受少量城防军在当地驻防的城市和地区,还要求当地对航线有一定保护能力。

要求多,就导致需要很长的外交周期来重建市场规模,而且实际运力也受到飞机、飞行员数量限制。

在现阶段,维持产能还是要以内需为主。

这个内需又不能是个人消费,一方面人不够多,另一方面产业链也不完善,消费品类还是比较缺。

所以和当初建铁轨的理由一样,板块起飞后,铁路局就按照王齐的旨意,开始了环板块铁路的地质勘探阶段。

但板块内部生长就让前期地质勘探都做了无用功,只能停下来。前些日子板块内消停下来才重新开始勘探。

机车总厂因为火车的生产特点,却不能等,帮汽车厂爬了一阵产能,就在折腾内燃机车。

只计算内燃机车,全境现有总数只有7辆,车厢倒是有上千节。

原本的铁路是一条弯弯扭扭的南北双轨单线,改环线后,风谷、漆黑之地板块就会变成“∞”形状,庞勋板块还有很多外人的地盘暂时不考虑,就两个板块至少也要十五到十八个车头才能保证一定的到站频率。

只是内燃机车想要转移板块,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原有的本茨一型,功率是2200千瓦,既差不多3000马力(按735瓦算),空重为85吨,原本的索道只能进行分体吊装。

可是85吨的车头,即使拆一拆,大坨的仍然有十吨以上,异地装配难度极大,需要专门的带行车吊具的装配车间。

这个问题搞得本茨厂长和工人们特别头大。

实际去看过才知道,不仅仅是车间的问题,还有车头那些巨大的东西,怎么从索道平台移动到车间的问题。

然后是装配完毕后车头需要直接上轨道,这条连接车间的轨道,会限制组装车间的朝向,当然也可以把轨道弄复杂一些,占地大几圈来容纳弯曲轨道。

反正十分为难,弄了一个小组天天蹲在红石研究哪里合适。

其实哪里都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