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 火车难题

两个板块断开的地方并不是平地,而是有一定坡度的山地,虽然坡度不是很大,但要把机车头二十几米长的车架拉下去,就得重新设计卡车的半挂车,要半挂车自带一定动力和刹车,不然太危险了。

好在环浮岛铁路的勘探工作卡住,机车总厂也不是很着急,一边和汽车厂保持沟通预研,一边自己进行攻关,试图把车头弄短一些。

他们的内燃机车从前到后是驾驶室、机房、水箱油箱区、人员休息区。

本茨一型现有的人员休息区是混合休息室,包含驾驶员、瞭望员和两个额外带上下铺的休息室,客运和武装货运都能用。

人员休息区缩短可以减少三米的样子,可减了这三米车长还是超过22米。

只能从机房想办法。

动机房就要换发动机。

其实机车总厂最开始攻关的就是v型发动机,只是当时因为大功率下的可靠度不行,被两台直列八缸的给淘汰了。

项目一直没断,现在也有2200千瓦的v16用。

v16直列也是八缸,机舱区形状从“|】【|”的单走廊,变成“|【】|”的双走廊型,长度的变化相对有限。

想做把功率做小一点,就要和铁路局谈。

铁路局闲着也是闲着,派了一堆负责机车养护的技术人员过来凑热闹。

人多主意多,也确实提出了一些有用的意见。

比如改v型发动机的话,机房中间的区域是不是就足够宽到可以横着摆个上下铺了?做两个胶囊式的横插小窝给司机和瞭望员就行,这样又省了半个隔间的长度。

还有既然v型在车厢中间,两边都是走到,那有没有可能把水箱挂到车厢外面去,毕竟和发动机中间还有个过道,也没有爆缸的风险。

铁路局中间改了一次标准,机车限宽从33米加到了34米业就是在左右各留70厘米的过道,中间确实还有两米的宽度可以塞个胶囊房,但2米加上隔断,长度就比较堪忧,对部分驾驶员不够友好。

而且站在司机的角度考虑,直接睡在2200千瓦的发动机前面,那也太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