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 巨构基本规划

城市,尤其是预期规模为巨型的城市,规划工作量十分庞杂。

正常城市规划的难题,在于需要基于已有的人口、社区、运输需求分布状态进行调整,里面会牵动很多人的利益、工作,所以难。

巨构城市是长出来的,现有城市雏形再有人,事情就会简单很多,最多会有一些计算题发到内廷行政办公室里帮忙。

第一期还到不了巨构的地步,只需要在中心岛形成一个规模比王庭树大一些的结构。

不过这个时候就要确认整个城市的形态。

王齐时不时闲着也会想一想,已经有一些腹稿。

首先,巨构城市的居民生活,仍然以独栋为主,大部分限制在四层以内。

凤凰城的发展就是如此,只有刚刚开始浮岛化的时期,弄了个南城区多为楼房的,后来这些楼房也都逐渐改作办公和仓库用途。

王齐本人相当讨厌楼房。

这种讨厌,既非艺术洁癖,也不是楼房的建筑及配套门槛更高,而是因为王齐原本就做这个行当,知道楼房这种形式,非常不利于团结民众。

楼房里看似居民们隔的更近,实际心理距离会更远。

王齐这有个观察点:贼!

楼房楼房,不管怎么建设,楼道都会是公用的,贼自然也可以像居民一样出入楼道,而街道上玩牌或桌游的街坊,并不能直接目击盗贼。

这种情况,使得楼房居民不可能做到夜不闭户,跟素质一点关系没有。

面对几乎全天紧闭的大门,楼房居民的相互往来基本趋近于零,能以陌生人的身份把门一个个敲开打招呼的社牛,太过于稀有了。

独栋的情况完全不同,至少在居民交互上,有两个层面的功能优势。

第一,独栋会留有门前区。

以用地比较紧张的王庭树上为例,虽然大部分家庭没有条件买带院的房子,但至少也会有个可以停放板车等大件的门前区。

两户人在这个位置交流,既不属于街道,也不需要敲门进屋,从门口走过进行闲聊的可能性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