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

再然后,请大家不要吝啬分享你们的阅读感受,雁过拔毛,人过留爪,谢谢。

第3章 茶餐厅第2画(执笔:吴沉水)

那天以后,连着好几个周末,我们频频光顾那家茶餐厅。逐渐地,我们迈进茶餐厅的时间都是上午十点,每次坐的位置都在廊柱旁边的四人桌子,甚至每个人点的食物也开始趋向同一:老大是肠粉、生菜和及第粥;马奔鸣是火腿煎蛋加牛奶或橙汁;高绚亮是豆浆油条和菠萝包蛋塔之类的点心;我则是三明治加咖啡。

爱玉的茶餐厅里似乎有股奇怪的引力,一种将事物固定在既有轨道上合理运行下去的能量。在我们各自的生活中,是否也是这么有章可循另当别论。但在爱玉的茶餐厅,坐在用雪白餐布蒙住的餐桌前面,我们一个个显得那么富有规律,那么顺理成章。十点就座,十二点半左右吃完,一点左右喝茶,二点半左右结账离开。我们的生活缓慢而稳当地前进着,至少在爱玉的茶餐厅是如此。

但是,运载我们前进的列车,不知何故开始出现故障――犹如潮湿的春季木头桌脚处不知不觉滋生的霉菌一样,根本无法判断第一朵霉菌是在何时,以什么样的姿态绽放。倘若真要深究,大概从一件小事开始的。

那次周末,我们照例在早上十点钟在爱玉的茶餐厅就座,我们占据的还是廊柱旁边的四人桌子,点的还是差不多的食物,连廊柱上挂的那盏玻璃马灯,看起来角度也不偏不倚。就在那一天,就在老大把亮晶晶的不锈钢勺伸进及第粥里,照例搅了搅顶上的葱花,舀起来,吹了吹气,送到嘴边的时候。他忽然说了一句:“不对,这是骨腩粥!”

很久以后,我总是觉得老大这句铿锵有力的话犹如征兆,昭示着一切滑出轨道,溃不成军的征兆。

那天,服务生应声而来,照例是面版得跟制服一样硬挺的男性面孔,可在那一天,往常节约话语就像节约用水一样的服务生,却一反常态,用殷勤的声调说:“您要的是这种骨腩粥,没有错,我记得清清楚楚呢。您看,我在单子上也是这么写着的,在这,骨腩粥。没错吧?”

我们一时间都有点糊涂,因为对习以为常的事情太过信赖的缘故,我们没有一个人记得老大点菜时要的到底是什么。况且,及第粥也好,骨腩粥也好,说到底都是黏稠的广东滚粥,喝哪一种,无论在价格还是味道上并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再加上服务生份外殷勤的态度让人有些受宠若惊,不由自主就有了息事宁人的想法。

“算了吧?”马奔鸣对老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