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何况,何进的眼神暗了暗:为了让自己更好地专权,也得杀了那些宦官。

“大将军,宫中的事情我了解得比你清楚多了。”何皇后收起了唇角的笑意,略带警告地道:“我说,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

这一声大将军生生提醒了何进,她不仅仅是自己的妹妹,还是尊贵的皇太后。

大汉的皇太后有临朝摄政的资格,即使是何进也不敢随意忤逆太后的旨意。

因着十常侍服侍细致、了解朝堂上的事情,何皇后还让他们在自己身边侍奉,传达政令。

十常侍以何皇后为靠山,一步都不敢踏出宫去。不出宫,何进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便召集文臣和将领们商议办法。

其中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对宦官最是深恶痛绝,愤愤然道:“请大将军调外地兵力入京剿除宦官,确保一个不留!”

曹操立即起身劝阻:“不可,斩杀为首的十常侍一个典狱官足矣,何必召来外兵?那一定会引发京中动乱!”

何进却不听劝阻,反而嘲笑曹操:“孟德不会是感同身受,不忍心动手杀了宦官吧?”

以袁绍为首的众人哄堂大笑。

这可真是扎心窝子了。曹操是个官三代,其父曹嵩是老一代宦官领袖的养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这样指出来,曹操面上无光,气得拂袖而去。

临走前,他气呼呼地说了一句:“乱天下的,一定是何进!”

袁绍继续进言:“不如令西凉刺史董卓带兵进京,诛杀宦官。”

何进撵须一笑:“不错,我正有此意。”

众人尚未开口,忽听一声清喝:“不可!”

这忽然站起来撞翻了桌角的,竟然是一向从容镇定的荀彧:“董卓手下有二十万大军,此人贪婪如虎狼,岂能引其入室?”

“一人独大的危害,难道我就考虑不到吗?”何进不悦地哼了一声:“让驻扎在河内的武猛都尉丁原率兵进京,不就有人制衡了吗?”

王匡、鲍信也起身表示:“我愿回家乡募兵,带回京城供大将军差遣。”

“好,好!”望着两位站起来的手下,被扫了面子的何进感觉挽回了颜面,频频点头。

荀彧继续劝说了几句,陈明利弊,何进却不耐烦地摆摆手:“不必再说了,就这么定了!”

荀攸和荀彧对视一眼,均在彼此眼里看到了愁绪。

坐上回家的马车,荀攸惊讶地问:“文若,你的背后都湿透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两人是叔侄,但荀攸比文若大了足足六岁,私下里都是表字相称,并不论辈分。

荀彧苦笑一声:“当日我寻荀凡,在他栖身的胡桥村和荀澜有一面之缘。”

“便是在黄巾贼手下救了您的那次?”

“是,他和仆从为我挡下了追击而来的黄巾贼,自己却被擒住。”

想到荀澜身上的种种不可思议,荀攸疑惑道:“可是当时和你说了什么?”

荀彧叹了口气:“汝阳袁氏欲乱朝纲,渔翁得利,必会趁机让董卓入京,诛杀宦官。”

“千里之外,就能预测到今日之事?”

荀彧苦笑道:“何止如此?他还说洛阳十万户必绝于董卓之手,天下将乱。”

荀攸摇摇头:“人定胜天,困局必有破解之道,我等岂能坐视外臣入京乱政?”

“何进真是糊涂啊!”

“何进专政,听不听得进去,还得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