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鱼脍

“对啊,”杨怀仁一脸无辜,“就是因为我刀工不行,所以才自制了几把奇形怪状的刀,普通的刀我用着不顺手啊。

我说太郎啊,你不是想跟我比刀工吧?那你可占了大便宜了,呵呵。”

小犬纯太郎觉得他的想法被杨怀仁识破了,但是为了这场厨艺比试的胜利,再不要脸的话,他也得说出来。

“鄙人听闻杨大厨最擅长做鱼,一道鮓如今是全城人心目中最美味的食物,为了表示鄙人的诚意,也为了公平,我们就比试一道鱼脍如何?”

鱼脍,通俗的叫法就是生鱼片,或者鱼生。

提起生鱼片来,很多人认为这是现代日本的一种世界著名的特色食品,却不知这种吃法,其实是来自我们中国。

现代挖掘出土的周朝青铜器上,就有铭文记载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有食用生鱼片的记载。

或许一开始食用生鱼的原因,大概起源于上古的先民在没有取火方式的时候,直接生吃捕捞的鱼类的方法。

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到后来有了随时随地的取火方式,无论肉类还是鱼类直接食用的习惯渐渐被改变了。

烹熟的动物蛋白,让人类能够更好更容易的吸收营养,促进了人类智力的发育和进化,同时也让人类拥有更加强壮的身体,去面对变换无常的大自然的考验。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后来人们也发现有些鱼类,烹熟之后,便没有了原来的鲜味,反而生吃,才是最美味的吃法。

所以鱼脍这道菜就诞生了,直到隋唐时期,鱼脍的吃法风靡贵族世家之间,到唐中期,鱼脍在中国的发展到达了顶峰。

也是在这个时期,大唐和东瀛之间宗教,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是最频繁的,所以鱼脍这种吃法传入了倭国。

当时鱼脍流行,也许还有个重要原因,当时对于鱼的烹制手段比较单一,到之后的宋朝,油烹法的流行和普及,使人们食用的鱼类越来越多,吃法也越来越多,所以鱼脍这种吃法反而在中国逐渐变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