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

何云先站直了身子,微微低下头,谦卑道:“若不是复汉军,臣早就已经饿死了,臣永远记得陛下的恩情,永世不忘!”

宁渝有些沉默,“几年征战,却不知还有多少人能与朕一同饮酒作乐……”语气当中的感慨之意,却是溢于言表。

“为大楚死,为陛下死,是臣等荣幸!”

所有的教官都站了起来,他们原先都是复汉军中的老兵,而且还都是非常精锐的一批,为了中央军校的计划,才会从一线部队里脱身出来,加入到军校当中,与过去讲武堂的军官一道,构成了目前的教官团队。

宁渝轻轻点头道:“在军校里,你们是培养学员的主要因素,因此将来能够得到什么样的人才,跟你们有很大的关系,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出来,朕不会亏待你们。”

何云先听到宁渝这番话,随后就高声道:“臣别无他求,唯独将来北伐之日,能够为陛下马前卒!”

“愿北伐之时,为陛下马前卒!”

对于眼下的整个宁楚,人人都在盼望着北伐一日的到来,而在军内更是成为了一种象征,唯有北伐之战,才能见证一切的荣誉。

“北伐,北伐,朕答应你们……”

宁渝饮尽了杯中酒,整个人却仿佛陷入了长久的迷醉之中。

……

朱毓彦心情有些紧张而激动,因为他刚刚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皇帝要召见他。

要知道,这可是皇帝来到军校以来第一个单独召见的人,尤其还是一个学兵,这无疑让其他的学兵们在惊讶之余,更是感到万分艳羡。

但凡得到皇帝看重的人,将来的前途自然不用多说!

可是只有朱毓彦自己心里清楚,自己之所以被召见,恐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是朱舜水后裔的缘故,至于皇帝为什么这么看重他这个身份,他自己心里也有些打鼓。

严格来说,在明末时期的那一批大儒们当中,朱舜水还真不算是特别有名望的,像顾炎武、黄宗羲以及王夫之等人,被皇帝看重还情有可原,而朱舜水的名望更多还是体现在日本,在国内的影响力并不算特别大,更不用说他这个后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