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3页

大国相[校对版] 余人 1184 字 2023-03-19

为何在描写青词方能得宠的大明朝廷里,不会写青词的杨博同样受到嘉靖的器重,正是因为兵权对于任何一位皇上都极为重要。

如果他这一次能够扳倒杨博,虽然会有宣大总督兵部尚书江东这个强劲对手,但江东身上有着严党的烙印,却是未必不能夺得这个兵部尚书的宝座。

至于会不会因此为跟杨博结怨,这权力之争怎么可能不结怨?何况,他当初在扬州将晋商范千山杨大石等人踢出纲盐商之列,便已经跟杨博结了怨。

正是这一番权衡,他决定露出属于他礼部左侍郎的獠牙,给杨博狠狠一击,甚至是借着这一个机会将杨博拉下兵部尚书的宝座。

第1607章 京报

三月第一个休沐日结束,次日清晨官员纷纷回归到日常的事务之中,这一座沉寂的北京城毅然又要回到忙碌之中。

小时雍坊,杨府,这座外敛内秀的宅子在鸡啼声中醒来,几处纷纷点起了灯火,一帮家丁和丫环显得训练有素地忙碌起来。

“孩儿给爹爹请安!”身穿八品官服的杨俊民将自己梳理得一丝不苟,看到杨博来到前院,便是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礼道。

杨俊民是嘉靖四十一年的二甲进士,自然不可能直接被授予权柄颇高的六品主事,而是按惯例被授予见习主事,见习期从一年到三年不等,通常都是三年考核去留。

却不要小窥这个六部主事的位置,从而不将吏部的考核当一回事。

虽然六部主事是京城最低的进士官,但一个司通常就四、五位官员,其手上的权柄极大,更是有很大的希望成为六部堂官。

“嗯!”

杨博心里对儿子亦是引以为豪,便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虽然儿子没能进入翰林院有些可惜,但凭着他所积累的政治资源,定能将儿子顺利地扶到六部尚书的位置上,从而确保他杨家至少风光两代。

却不像严嵩和徐阶等人固然风光一时,但却是“后继无人”,最终只会是人走茶凉。

杨俊民从小读的是圣贤书,且还借此考得了进士功名,这“孝”早已经是深入骨髓,显得毕恭毕敬地恭请着父亲上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