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边军不能裁撤,孝陵更不能停。”

朱允炆面容淡然道,“但朕的陵寝,不用另选址建设了,东陵不建了,待朕将来死后,往棺材里一装,就在孝陵里随便挑一个小的偏室,把朕葬在太祖身边便是。”

孝陵占地之广,足有数十万平,怎么也足够给他朱允炆腾个栖身之空了。

殿中百官齐刷刷跪了一地,劝阻道。

“求陛下收回成命。”

夏元吉更像是死了亲爹一般,都哽咽了起来,“陛下乃大明之君父,岂可在此事上俭省,那我等为臣者,岂不都成了不忠不孝禽兽之人了?”

“孝陵几十万人,修了二十多年,前后花费几千万两,朕还有什么必要再为自己修一个呢?”

朱允炆对这种事看得很淡,人都死了,葬哪也是给后人看的,自己又感受不到,火化了都不疼,还他妈挑地。

修一个皇帝陵,最少花费建文朝一到两年的岁入,这笔钱,能做多少事?

“太祖皇帝开天辟地,是我汉人的大救星,慢说修二十年,就算两百年,花数万万两,都是我后人应该做的,朕何德何能,配得上靡费国力,劳伤百姓之躯呢?”

朱允炆一摆手,“朕意已决,这事就不要再议了,朕的陵寝不修,每年,最少可以省下两百万两,这笔钱,补上户部的亏空,发到天下臣工的手里养家糊口,朕不心疼,只望诸卿在拿到俸禄的时候,能够念及天下百姓。”

奉天殿中顿时哭声一片。

百官也不知道是装的还是真情实感,有的甚至把头都磕破了,“求陛下收回成命,臣等俸禄足以养家糊口,无需加俸。”

“都起来,别磕了。”

朱允炆喝斥一声,“朕金口玉言,说出去话哪里有收回来的道理,这事既定,无需再劝,只是,朕一人之力,尚不足以弥补亏空,所以,朕还打算加征商税。”

朱允炆登基后,开放民间盐、铁、粮、布四市,往来四市之商,皆付商税,但是民间其他行当的自主经商行为,是没有商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