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页

郁新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似这般的歪理邪说还有很多,这群受贿的官僚们拼了命的为自己辩解开脱,企图逃避接下来即将面对的可怕惩罚。

事到临头的时候,他们才会后悔。

“贪污受贿那么多钱有什么用,现在不仅脑袋要掉,这些钱也是一文都留不下。”

坐到这个首辅的位置上,郁新才切身感受到前几年杨士奇和第一任暴昭的压力,百官之首这个位置,绝不仅仅只是处理国事,如何打造一个良善守序的官场风气,才是真正难以做好的功课。

“如实上报吧。”

拿着这一摞写满了名字和罪状的奏本,郁新心头沉重的走进谨身殿,找朱允炆进行了汇报。

“律法就在脑袋上悬着,这种事不用跟朕汇报了。”

朱允炆连看都没有看这些奏本上到底牵扯了多少的官员,而是直接又推回给了郁新,向后者交代道:“这些官员整天把忠君报国挂在嘴上,说什么鞠躬尽瘁于国事,现在看来,他们鞠躬尽瘁是为了装腰包啊。”

文官集团的腐败和不争气,让郁新满头大汗,面对朱允炆的诘责,他找不到任何可以进行辩解的地方。

查实的东西,铁板钉钉,郁新不心疼这几百颗脑袋,他在担心接下来的事。

这些官员没有进刑部大牢,而是进了锦衣卫的诏狱!

这势头,是要掘地三尺的继续挖下去啊。

哪个官员没有亲朋故友、同党同窗?

这样下去,势必会让文官集团元气大伤,然后,又会给‘那些’人以机会。

郁新所谓的‘那些’便是这几年势头鼎盛的新儒党和正在茁壮成长的宗勋二代、三代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