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徒晰好奇,甄妃便让人把这两件东西给拿出来。

没想到这两件东西一出来,便让甄妃脸色大变,玻璃最是脆弱,向来得小心轻放,没想到这玻璃屏风竟然被人给砸碎了!?不只如此,就连玻璃里夹的牡丹绣图也被人毁了大半。

至于那牡丹自鸣钟倒还是好的,只不过不会动罢了。

一见到好好的寿礼变成这样,甄妃气的几欲吐血,“好个年妃!她这是要我的命啊!”

第71章 牡丹

甄妃看着这牡丹屏风和牡丹自鸣钟不寒而燥,要是她拿着这样的东西送到德贵太妃的跟前……甄妃略想一下都忍不住打寒颤,这简直是想要她的命啊!

屏风和自鸣钟自然不会是自己坏的,必定是有人动手,而且十有八九便是年妃,除了她之外,旁人也不敢这么大胆的拿德贵太妃的寿辰闹事。

甄妃心下暗恨,说起来,即使甄家在宫里有着多年人脉,但她的储秀言里也不是铁板一块,里头自然有着不少旁的宫里的人,知道的自然远远的打发走了,不知道的就继续不知道了。

横竖她也没想做什么,只要能平平安安的把晰儿养大就好了,那知道就这么一时不经心,竟然会闹出这么大的事。

甄妃狠的直骂年妃,虽说好险在德贵太妃大寿前发现了,但眼下离大寿不过几日,这么短的时日要她怎么准备出一份像样的寿礼?

要是因为寿礼浅薄,自个被嘲笑也就罢了,怕就怕误了晰哥儿认祖归宗的事儿,要是德贵太妃一个不喜,质疑起晰哥儿的身世该如何是好?一想到这事,她就很不得撕了年妃。

徒晰沉吟道: "其实母妃库房里还有不少过的去的东西,不如拿其他的替换?"

这年头玻璃算是一个稀罕物,甄妃的私库里光是玻璃屏风就有二、三架,而且其中还有一架是满床笏屏风。

满床笏说的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借喻家门福禄昌盛、富贵寿考(注一),端是吉利无比,用在德贵太妃身上更是应景,要是真接送这个也是极好的,何必非得要送什么牡丹屏风呢?

对此,甄妃也有些无奈,"宫里的规矩就是如此,不知道德贵太妃喜欢牡丹也就罢了,但如果知道德贵太妃喜欢牡丹,送的礼却是和牡丹无关,反而失礼,还不如规规矩矩的好些。”

不求出挑,但好歹别惹了德贵太妃的厌恶。

甄妃连忙让人重新采买,虽说只剩下短短几天,但只要肯花银子,没有买不到的东西。

牡丹屏风也就罢了,牡丹也算不得太过少见的花样,略略寻寻总会有的;至于牡丹自鸣钟就没法子了。

这一座牡丹自鸣钟是从西洋买来的自鸣钟,再请了巧手的工匠在上头添加牡丹纹饰,这巧手的工匠大多在江南一带,眼下再修是修不了了,只能让人从她的嫁妆里取了一件泥金的百寿图炕屏充数。

不一会儿,负责采买的宫人便来报说是已经寻了一架牡丹宝石盆景,说是从扬州来的好东西,只不过要价不斐,少说也得五百两银子,甄妃无奈,只能让人开了银箱取银,好歹先买回来再说。

徒晰再次无奈,别看他母妃贵为妃位,但一年到头的年俸也不过三百两,虽说内务府识趣,一见母妃升了份位,便让人早早送来了今年的份例,不过这一整年的俸碌和赏赐加起来,怕是还不够一次德贵太妃的寿礼呢。

没想到这东西才当出去没多久,采买的太监又来报,说是这牡丹宝石盆景又涨了,要价七百两银。

甄妃大怒,“先前不是说五百两银吗?我说刘太监,你们也该适可而止吧。”

她也知道在言里采买东西是会贵些,毕竟这紫禁城里里外外这么多的太监,那一个会不想分上一点呢,但再贵也是有限啊,一会儿从五百两涨的七百两,不过才回会话的时间便涨了足足四成,这也未免太过了。

刘太监也有些无奈,恭敬回道:"娘娘,不是咱们想多讨要银子,而是这一次德贵太妃大寿,圣上说是个整寿,便要大办寿宴,邀请四品以上的言员入言随喜,外头不少人都抢着牡丹寿礼呢,买的略略晚些便就买不到了。”

甄妃喝斥道:“寿宴以往不是都有定律的吗?那有突然这么多人抢寿礼?”

刘太监小心翼翼的瞧了一眼徒晰, 恭敬回道: "以往只有二品以上的官员才有福份献寿里, 而如今四品官都能进来了,这不就京里大小官员都在抢寿礼了。"

说起来,圣上这次会给德贵太妃大摆寿宴,多少也与眼前的晰皇子有关,他也略略听了一些,说是圣上这次要趁机将晰皇子介绍给大家,这才会大摆寿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