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父当时也不是没求过,结果如何?堂堂正二品大臣,当朝被太上皇骂的抬不起头来,直磕到额角都磕出血了,太上皇这才勉强放过他。

就这样,好好一个女孩,就这样跟着大皇子一起被圈禁了小半辈子,最后在大皇子府里难产而亡。

其实伊继妃原本是不用死的,只是因为她眼着大皇子一起被圆禁,难产之时,去请稳婆的人出不了府,只能求着大皇子府外的侍卫报上去。

这一层一层的报上去,误了时间,等内务府派来的稳婆到了大皇子妃府里时,伊继妃早就没了气息,连着她肚子里的小皇孙一起没了。

一尸两命,伊继妃死的着实冤枉,可伊家能如何?只能在大皇子府外哭上一阵便罢。

甚至于在伊继妃死后,太上皇还送了二名选秀的秀女进大皇子府,想来要不是那一次选秀的秀女都是小言之女,说不定又要指一名继妃给大皇子。也还好大皇子死的早,不然还不知道要陪葬多少好人家的女儿。

当年伊父贵为正二品大臣尚且如此,而贾政!?不过区区一名六品小官,想要不嫁女!?

做梦吧!

贾赦冷声道:“即使卫八已经被逐出宗族,不再是亲王,但他始终是皇室血脉,由不得咱们轻贱,若是想把他当成一般人,意图毁婚的话,我看你们还是省省吧。”

太上皇年纪越大,这性子越发刁钻,连将赵姨娘提成老二二房这种事都做的出来,贾赦着实猜不出,要是他察觉贾政有意怠慢其子,会闹出个什么事来,安全起见,还是规规矩矩的将贾元善送进卫府,舍一个贾元春,好歹换得贾家上下的平安。

而且卫八虽然成了庶人,也被圈禁了起来,但好在太上皇只圈了卫八一人,没把他全家也跟着圈禁(虽然卫八也没全家可以给太上皇圈禁),不似以往对待大皇子时是全家上下尽数被圈禁了起来,连个求救的小厮都派不出来。

元春若是有事,至少可以让丫环仆妇出来交待一句,他们贾家再怎么的,总是会想办法帮衬元春

贾赦虽然没把话说明,但这话里话外都暗示的明白,元春是愿意也得嫁,不愿意也得嫁,贾元春心下凄苦,泣然道: "莫非侄女儿就没别的路可走吗?"

她好歹是荣国府的嫡长孙女,以往也是被祖母娇养长大的,难道就没有半点活路吗?

贾赦叹了口气,"圣命难违!"

不是他这个做伯父的不管孩子死活,是当真管不了。

贾赦说的明白,这下子就连李纨都没了办法,王夫人抱着女儿垂泪,母女俩绝望痛哭,哭不得多时,突然赵姨娘和李纨带人闯了进来,说是要给贾元春整理嫁妆。

王夫人直觉不妙,呵斥道:"整理什么嫁妆?元春出嫁日子还早呢,你们急什么。"

她心下不满,赵姨娘和李纨即使不喜欢元春待在家中,也犯不着这么急着让元春出嫁吧。

虽然贾赦说了圣命难违,但王夫人仍不死心还打着让元春再拖上一阵再出嫁的念头呢,说不定拖得一拖,到时事情又能有变化也不一定。

李纨恭敬的福了一福,笑道: "这是老爷的意思, 说大姑娘既然是嫁到卫府, 就犯不着带这么多嫁妆走了。”贾政是个再现实也不过的,眼见贾元春嫁入卫府已成定局,而且还得陪着卫八一起被圈禁,这个女儿也算是白养了,即然如此,白送一个女儿已经够让他心疼了,要是再陪送这么多的嫁妆,贾政着实难以接受。

是以思前想后,便让赵姨娘和李纨将元春的嫁妆再重新理理,就三十二拾,半副嫁妆出去便是,怎么说他还有幼子、幼女,还有一个未长成的孙子,总不能为了一个元春便掏空自家吧。

一听到这事,王夫人气的直打勤,她可没想到贾政这斯不要脸起来,连亲生女儿都不顾了,可恼归恼,她也不得不说贾政这话在理。

元春已经废了,总不能为了元春把自家给掏空吧,将来宝玉还要娶妻呢,总不能让宝玉连娶妻的银钱都没有。

想到此处,王夫人也难得的埋怨起自己的妹子,原本当年她想着肥水不落外人田,便想让宝玉娶了宝钗,宝钗这孩子她也瞧过一眼,当真是肌骨莹润,举止娴雅,不比一般的官家小姐差了,更难得的是薛家有银,娶了宝钗,也能贴补宝玉一二。

那知道以往还在荣国府时,她妹子信里是千肯万肯,还特特给宝钗打了个金锁好跟宝玉的玉配,只等着老太太同意,便给二人定亲。

可如今他们分了家之后,她妹子是绝口不提当年说好的婚约,不但如此,薛家还把薛宝钗直接送到了贾环的庄子上,当真是司马昭之心,众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