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贾环,她便忍不住恨恨的瞪着赵姨娘,说起来,她才是贾环的嫡母啊,怎么贾环半点好处都没有给她,倒是让赵姨娘跟她平起平坐了。

赵姨娘本就是个没脸没皮的性子,仗着贾政的势,赵姨娘一边说着,一边让人打开贾元春的嫁妆箱笼,要是看到好东西,不客气的让人往她房里搬,说是要给探春存着;至于李纨虽然没动手,不过也暗暗寻自个的嫁妆。

她的嫁妆自然是要留给兰哥儿的,怎愿意便宜旁人,要是看到好东西的话,她倒也不介意先行帮兰哥儿收着,横竖兰哥儿过几年也要说亲了,到时也用得上。

见两人着实不像样,王夫人沉声道:"够了!这元春的嫁妆我自会处理,不劳你们两个操心。"

“哎。”赵姨娘最是快人快语,“咱们也不想过来让太太嫌弃,只不过老爷都发了话,咱们少不得得帮忙理理。”

面对这没脸没皮的赵姨娘,王夫人一时也没了办法,真要论死缠烂打的功夫,赵姨娘伯是全贾府里最强的,就连贾政都有所不如。

眼见不出点血是送不走这两个家伙的,王夫人顺手点了点两箱箱笼道: "把这两箱箱笼送回库房去。"

“另外,”她无奈的指了另外几箱箱笼,冷声对李纨说道:“把这个箱笼搬回你屋里。”

一句送库房,一句送回李纨屋里,眼见自个没捞到半点好处,赵姨娘心有不甘,还要说话时,王夫人不客气道:“剩下的这些,不是皇后娘娘赏的,便是各家亲戚添妆,赵姨娘你添了什么?我让人给你送回去?”

"对了,"王夫人冷声道:"怎么说你也算是咱们贾家的正经主子了,元春出嫁,你总不好什么都不添吧?即使老爷说将元春的家妆减上几成,可这添妆是心意,自是不能一同而论。”

元春嫁妆里,真正值钱的反倒是各家添妆送来的东西,皇后那四箱添妆暂且不论,贾敏和贾赦似乎猜到了一些,各添了二喜赤金头面,而自家二哥送来的什么自鸣钟、西洋玻璃屏风……等也是值钱的好东西,再来便就是王夫人原本的嫁妆了。

至于李纨的嫁妆吗,王夫人其实压根就瞧不上眼,什么破书、破字画,她看不懂,也不想懂,那几箱子东西也不过就是凑数用的,也就只有李纨当成了宝,舍不得给元春添妆。

真计较起来,府里花的银子大多是在添购一些嫁妆里的日常用品上,像是药材、香料、梳洗用具、布料和四季衣裳上头,再不就是拿一些府里的老物件充数,连田产和商铺都没有,说起来元春这份嫁妆当真是浅薄的很。

为了元春的嫁妆,王夫人前些时候没少烦心,但如今吗,她倒是觉得这样也好。

莫说赵姨娘手里没银,即使手里有银子,也绝对不会便宜贾元春,哼哼唧唧了几下,匆匆回去,横竖李纨不敢和她争,王夫人手里没了权,这东西到了库房里的也就是她的了。

好不容易打发掉了赵姨娘和李纨,王夫人面上犹有怒意,"咱们家里也不是缺了他们吃的喝的,倒是一个两个的眼睛都钻到银钱里了。"

赵姨娘也就罢了,本就是一个俗人,也只有贾政喜欢她那调调;可怎么这李纨的眼睛里也只有很钱呢?亏她还是诗书世家出身的呢,却把银子捂的这么紧,那有半点大家闺秀的模样。

贾元春叹道:“嫂子也不容易,她膝下还养着兰哥儿呢,况且兰哥儿也越发大了,总是有需要银钱的时候。”

她回府时,李纨也跟她哭诉过自己的不易,虽说李纨哭诉的目的是想让她少带些嫁妆,但她也明白李纨说的不错,这贾府自从离开荣国府之后,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靠着她父亲那微薄的俸禄,压根就不够一家子吃的,老爷和太太又偏心,李纨要是不为兰哥儿攒着,以后兰哥儿怕是连妻都娶不了呢。

王夫人不屑道:"要不是看在兰哥儿的份上,我才懒得理她。"

她顿了顿道:“不过兰哥儿倒是个好的,我特特收了几件兰哥儿和宝玉幼时的衣裳,你到时别忘了压在枕头底下,包管你进门喜,生个儿子!"

卫八是不成了,只能指望女儿将来的孩子了,太上皇不见待儿子,但总不会连孙子也一起圈了吧?到时元春靠着儿子,怎么也能做个老封君。

听到此处,元春再也忍受不了,捂面哭泣道:“太太也不必为女儿费心,女儿这辈子已经毁了,怎么可能会再生儿育女呢。”

“胡说些什么。”王夫人脸色微变,喝斥道:“什么毁不毁的,圣上赐婚岂有不好的,要是……”王夫人艰难道:“想来时日一长,八爷自会知道你的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