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二人一番推心置腹,关系算是更进一步。

之后七日穆苏同覃唔明两人于户部三日,覃唔明誊抄账簿,穆苏清算,两人分工明确,很快便将这户部的下马威给土崩瓦解。

潜心堂

清风拂过竹帘,簌簌之声时而入耳,十张伏案坐满二十人,今日便是穆苏奉旨任户部教习的第一堂课。

上首,穆苏并未身着官服,一袭月白长衫,手执书卷,通身清俊儒雅之气。

“前两日闻李侍郎言,此地原是户部账簿典籍之库房,因雨水损坏方才闲置;现将此地修缮用于学堂,予将其命名为潜心堂,潜心二字在座诸位皆为饱学之士便无需予再多费口舌。予心知此前户部并未有过任算学教习的经历,诸位心中有百般牢骚,将心比心换作予,亦是有些牢骚之言,此乃人之常情。”

初一入潜心堂,面对众户部官员穆苏并未虚头八脑,开门见山将各自心中之事言出。此一番话果然令台下户部官员心下异动,纷纷仰首看向穆苏。

“先不论予之种种,诸位稍作思索,皇上为何此此举?”

穆苏抛出一个问题,众户部官员不语,心下却有些各异,穆苏也不真待众人答之,继续道:“各位大人想必明白,户部各项税银之事务确实繁杂琐碎,其艰辛、重责。”

众户部官员闻言,微微点头,户部的差事之难处属实只有他们才懂,不是他们不想处理好,属实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么予今日想告知各位,皇上下旨令予助各位大人学算学,便于日后处理户部政务;若是予所教未能使诸位大人有所学,那么便是予有违圣命,予被皇上问责,这与诸位大人毫无干系;若是予侥幸能使诸位大人有微末进益,能够利于户部政务,那么诸位大人或可轻松一二。此般户部政务可有所改观,国库丰盈便能修桥修路、赈灾救民,百姓安居乐业,大庆便能更繁荣昌盛,岂非一件利国利民之大事?如此各位大人便是同予试一遭又如何?”

穆苏晓明其利害的一番言语果然令堂中众人蠢蠢欲动,不再是方才穆苏初入潜心堂时那般之轻视、不喜之面色。穆苏见状心下明白已经成功一半,继续添了一把火,“前两日几位大人有些许不解之处前来询问予,此不懂就问之举甚好,今日趁着开课第一日,予便同几位大人解惑,若旁的大人亦有不解之处今日可随意询问。”

话落,覃唔明在前,得荣在后,还另有三名扈从,一人搬着一摞账簿进入潜心堂,将其放置在堂前穆苏的教案之上。

见状,下面的户部官员顿时纷纷细语起来,他们自个儿可是心知肚明这几日究竟拿了多少坏账、烂账前去给穆苏下马威,没曾想短短三日穆苏竞真把这些账簿看完了,还敢拿到这里来当众解惑。

此时在场诸人心中纷纷作想:莫非这穆苏竟真是个算学天才?

第98章 立誓求娶

“这是建元三十年越州府的盐税账簿, 上面记载应缴纳的越州府盐税银两共八十三万两,可建元三十年登记入国库的越州府盐税银两却只有七十八万两,凭空亏空五万两税银。账目出入不对,想必曾清算过, 也曾派遣官员下越州府排查, 可并未清算症结, 因而这账便经年累月成为坏账。”

穆苏伸手拿起一本账簿看向在座众人,粗略解说了,随即开始进入正题。

“想必在座各位大人皆知, 初元七年我朝便实行盐引法,发售盐引于盐商, 盐商需至盐司纳钱四千八百两钱, 方可得盐引一票, 获两石盐期限内售卖许可。盐税便是由每斤二十四钱的引钱而来,那么这账簿的盐税银两既然寻不出差错,那症结定然是出在盐引上。”

话落,潜心堂内众户部官员瞬时议论起来;片刻后, 一官员开口反问:“穆教习,你方才所言我等并非未曾想过, 此前也曾去寻过盐引造册,细细盘查一番之后这盐引并未有任何差错。”

穆苏听完这户部官员所言也并不见急色, 侧身示意覃唔明将准备的东西分发下去。众官员见穆苏被反问也不慌张,反而甚是淡定,不禁也对今日穆苏如何解困有了几分兴致。

见覃唔明将所有建元二十八年的邸报分发下去,穆苏这才继续解释:“盐引造册确实并无什么问题, 但诸位大人可知建元二十八年盐税改治,设都盐院, 平衡盐价,发放盐引,专管盐务?”

“这是自然知道的。”众官员纷纷点头。

“那么诸位大人可知都盐院将盐引售卖之后,若是盐商并未在限期之内将盐引用出去,哪这些盐引何去何从?”穆苏淡然的看向众人,抛出一问。

霎时,堂内众人皆是无言以对,他们此前只想着账簿计算是否有误,后又去盘查盐引,确实没想到这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