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尘埃落定

隋末之万钧之势 Ling君 1085 字 2022-09-02

姜万钧最终还同意了萧瑀的请求,他不能以“为你好”为理由,剥夺萧瑀立功的机会。

眼下萧瑀的确需要一些功劳傍身,否则在内阁就要成为隐形人了。

至于危险,姜万钧只有提醒的义务,世上哪有没有危险的功劳?

丘和带兵南下,危险不会比萧瑀小。

前方的将士更是将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姜万钧自己还不是冒险去当诱饵?

吃过午饭,姜万钧踏上了回长安的路。

萧瑀说什么都不敢与姜万钧同车,这种恩宠他担心自己吃不消。眼下他最希望别人把他忘了,以免被弹劾。他选择离开长安出使江南,就是要躲出去,他感觉魏征最近很不正常。

姜万钧也没有坚持。

坐在龍辇上,姜万钧开始思考接下来的抡才大典。

初试和复试的出题人不是他,但他可以最后把关。

他不准备搞得太难,尤其初试,打击到大家的积极性就不好了。

复试可以提高一些难度,姜万钧这一次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官员,所以在务实的问题上可是适当做一些让步。

有学问未必能治理好一方,但没有学问,姜万钧更难放心了。

殿试的题目由姜万钧和魏征来负责,两人还需要再研究研究。

魏征虽然没有明说,但姜万钧能够感觉得出来魏征的态度,魏征作为出题人,又作为当朝的宰相,要是最后被人说没有水平,他是肯定不会接受的,所以难度上肯定不会让大家轻松就是了。

而姜万钧需要通过殿试,向外界释放一种信号。

他要告诉所有人,自己究竟要做一个怎样的皇帝。

表面上看,这次抡才大典是考验天下士子的,其实也是对他,对魏征,对大宁上下的一次考验。

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各路诸侯纷纷举旗,投身到争霸天下中来。

当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喊出了,“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尽管陈胜吴广最终失败了,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影响却是相当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