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石磨磨成豆浆,煮熟,用卤水或者石膏点豆腐,等它凝固后就是豆花,也可以加入盐或者糖来食用。

也可以把它倒入木框中,然后压成型,等待一段时间,就是嫩生生的豆腐。

在缺肉的时候,豆腐是古人重要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源,而且口感软嫩,对没条件清洗牙齿保养牙齿、年纪轻轻牙口不好的古人可谓是老少皆宜;

若是没有石膏或者卤水,把豆浆煮沸,表面结出一层豆皮捞起来,那就是腐竹。

或者把豆腐切成小块,用盐、酒腌制一下,放在坛子里发酵自然生出白霉,就是腐乳。当然,如果有辣椒或者其他调料加入其中就更美味了。

而且豆浆、腐乳、腐竹操作方便,学会那技术每个小家庭都很方便自制,既可以丰富餐桌,也是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

榨取豆油在很早就有,早先是纯人力的方法,先把大豆做成豆饼,然后压榨,撞击取油。

到宋朝时期,有了大型的榨油机械,一下子涌现许多榨油坊,豆油便开始普及开来。

豆油在缺油的时代,是难得的油料作物;

而且榨油之后剩下的豆粕是饲养牲畜的好肥料,牲畜吃了能快速长膘。

从战国到秦汉时期,大豆还没有如此多的食用加工方式,秦汉先民顿时看得眼花缭乱,口水直流。

秦汉时期的烹饪工具主要是火烹、石烹、陶烹和青铜烹,烹饪手法主要以烤、煮、蒸为主,比如水煮豆子、水煮豆粥等。

水煮的方式虽然原始朴素,但也可以驱除原本的豆腥味,也可以避免豆子不熟中毒的情况,果腹和补充营养也有一定的作用。

受到天幕带来的后世人的启发,秦汉古人一个个有了新想法。

北方的乡村里,一家人正在议论。

家里的男人裂着干裂的嘴唇笑:“那豆浆方便,用石磨磨成豆子再煮就可以食用。”北方的秋冬干燥的很,看到天幕上的豆浆热气腾腾,隔着天幕就很好喝的模样,自己跃跃欲试恨不得立刻去做豆酱。

“豆浆不顶饿,我看还是豆腐好,软嫩的老人孩子都可以吃。”家中的妇人在脑海里回忆着豆腐的制作过程,她觉得好像也不难。

石膏这东西药店就有,也不贵,有的地方产石膏自己都可以去挖去。

豆腐需要的不就是豆子、水和石膏嘛,还有那木框自己家就有,纱布也有,难度不大,实在不行,当豆花吃也可以。

老人更喜欢储存粮食,更喜欢腐竹晒干了能保存很久:“我看还是腐竹好,用豆浆煮出豆皮捞起来晾晒就行了,晒干了还方便保存。”

家中已经能帮忙下地干活的半大孩子砸吧砸吧嘴:“我觉得豆芽好,冬日里吃不上青菜都快上火了,今天晚上我就去把豆芽发起。”

也有人更渴望食用油:“就是那榨油,那机器怎么弄,看不清楚。”

邻居道:“想那么多做什么,这种难度大又赚钱的,商人,朝廷,自有聪明人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