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学术型偶像 铁马倦倦 2078 字 5个月前

但其实算下来,海昏侯从被废黜到去世之间其实只有三年,但竟然有十几个想要参加秋请的奏折。

这也代表了,这十几次申请都没被当时的帝王同意过。

刘贺他真的好卑微。

其中有几个木牍上,刘贺几乎都在狂打亲情牌了,希望汉宣帝能见见他。

但其实大家也都明白,刘贺顾念的也不是亲情,而是想借此重回政治舞台罢了。

这么看来,刘贺有点小心眼,但不多。

所以汉宣帝那种腹黑男自然是没有同意。

刘贺就是在这样的郁郁寡欢之中,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被嫌弃的阿贺的一生。

但他的悲惨,在死后就结束了吗?

并没有。

研究员在墓室西侧角落里,找到了一个已经被完全朽坏的漆器,初步判定是个盒子。

漆器已经算是比较贵重的器皿了,所以其中装的东西更是宝贵。

而打开之后,楚孑和一众研究员一起吃了一惊。

里面竟然放的是木牍。

要知道,能被存放在这么精致的容器中的木牍只有一类。

那就是皇上发来的木牍。

楚孑眼尖,一眼就看到了那木牍上的几个字。

“海昏侯国”、“除国”。

六个字,冰冷异常。

但研究员们却很兴奋。

因为这就相当于明清时期留给后世的圣旨啊!

而明清时期的圣旨存世量不少,西汉时期的“圣旨”却一个都没有!

这可是创造历史的发现!

其中十块比较完整的木牍形状和大小几乎都一致,长约23厘米、宽约3厘米,接近汉代一尺。

根据《汉制度》“三公以罪免亦赐策,而以隶书,用尺一木两行”的说法来看,的确没错。

而这些木牍都是单面书写,用的是隶书,字迹清秀整齐,应该是职业的刀笔吏所写。木牍背面还有编号,可以说是十分的规范了。

而面对海昏侯刘贺的N次“秋请”申请都不应允的汉宣帝,究竟会给海昏侯下一道什么样的诏书呢?

一种研究员开始,对这些木牍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终于复原了其中的内容。

这是一份十分冰冷的诏书。

里面详细记载了在海昏侯刘贺去世之后,海昏侯国除国的历史。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