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取个好意头,花不了几两银子,赵大娘却是惊喜非常。因知道由仪和季言蹊一个行医一个教书收入都不菲,于是赵大娘也收了,回头两家交往也更亲厚了些。

并非时人世故,而是人情往来本就如此。由仪为他家人治病在先,赵大娘素日处处惦念由仪在后,由仪当年和季言蹊成婚赵大娘的礼物在这小镇子上算起来也并不简薄,投桃报李,由仪给他家的礼物也薄不了。

赵大娘人缘好,她家里办喜事办的也热闹,宾客不断的。

她家里的小孙子和小孙女都穿着簇新的衣裳,红缎子做的,看针线是赵大娘的手笔。

陈氏那边是父母都已过世了,她兄嫂送嫁,再有侄儿侄女们跟着,倒也热闹。陈氏多年守寡,靠刺绣维生,如今再嫁,当年那家里的东西自然不能带出来,于是嫁妆也并不丰厚。听说较之当年初嫁,只多了两床新被并两身新衣。

不过赵大娘并不在意这个,穿着一身簇新的紫红色衣裳在上首坐着受了夫妻二人的礼,眉开眼笑,满脸的褶子笑的跟一朵迎风舒展的大菊花似的。

由仪在婚宴上略坐了坐,见赵大娘忙着招待客人,便与季言蹊告辞离去了。

赵大娘家里的婚事过来,马上就是胡屠夫家。

胡屠夫胡大娘膝下就这一双女儿,自然是倾尽家财地为阿银和阿玉置办嫁妆。又因膝下就这两个孩子,见她们有了归宿也是极为欢喜,欢喜与疲惫交加,由仪不得不给胡大娘改了两味药。周家那边的意思是要兄弟一起娶姐妹,两对一日成婚,胡大娘过来复诊开药的时候都是忙忙碌碌的,但也总是喜笑颜开,眉眼舒展着,令人一看就觉着喜气洋洋的。

这日,胡大娘是下午过来的。

由仪慢腾腾倒了一钟热茶给她,一面提笔写方子,一面随口闲话着笑道:“您最近忙得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