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变局(三)

明匪 陈安野 1549 字 2022-09-04

“山西方面鞑子主将叫叶臣,是虏中老将,以攻城出名,此次围困柴沟堡,就是他一手策划的。山东那边来的鞑子我不甚清楚,但当下守在柴沟堡以南的就是他们。”李指挥尽自己所能,把知道的军情告诉侯大贵。

过去,女真人在集体行猎时,每人各出箭一支,十人之中选出一人做总领,其余九人听总领之命按照各个方向而行,不许错乱,这样的组织女真语为“牛录”,即“大箭”,其总领叫做“牛录额真”,即“大箭主”。努尔哈赤对牛录制度改革,使之军政合一,既能成为生产编制,也能在战时进行军事行动。

大体而言,每牛录三百人,少数为披甲的常备兵,其余大多为预备兵,即便遇上重大战事也不会动员所有兵力,基本抽取三成或六成,以便留有剩余继续从事生产及其他徭役。后来努尔哈赤的兵力逐渐壮大,便以每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甲喇”女真语本意为“草木、竹类等枝干中间的节”,意指甲喇额真承上启下的地位。甲喇额真之上,又有固山额真。每五个甲喇额真设一固山额真,“固山”在女真语中即是“旗”的意思,固山额真以汉话而言,便是旗主。固山额真身边还设有两名梅勒额真,“梅勒”意为“两侧”,形容站在旗主两侧的副手,颇为形象。

从牛录额真到固山额真这一套军事制度,便是清国八旗之基础。一般而言,每旗约有二十五个牛录,共七千五百人左右。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八旗规模不断扩大,后来更加入蒙、汉八旗,兵力早非昔日可比。

叶臣是镶红旗固山额真。镶红旗在多尔衮夺权代政前后人事变动甚是频繁,当前大旗主是礼亲王代善的长孙罗洛浑,还有一些小旗主,叶臣即为其中之一。相较于罗洛浑、尼堪、硕塞等其他旗主,叶臣资格最老、战功最多,是名副其实的镶红旗第一将。

“柴沟堡以南?”

“正是,柴沟堡南北皆山,只有城堡在平川之上。”

侯大贵点点头道:“鞑子守山,为的是阻止我军从南驰援柴沟堡。”又问,“守山的鞑子有多少人?”

李指挥想了想道:“两支鞑子人都不算特别多,大部分去围困柴沟堡了,守山的估摸着一两千人规模。”

“一千多的鞑子”侯大贵心思活泛,“人不多,鞑子擅长马军,如今守山,是扬其短舍其长,我这五千人都是步兵,纵然大雨施展不开火器,攻山多打少还是无碍的。”

李指挥看着侯大贵眼珠滴溜溜转,问道:“总管要打鞑子?”

侯大贵振臂道:“打。”

李指挥大喜,说道:“总管平定了山西,正好一鼓作气端了鞑子,还我宣府太平。”随后道,“总管要出兵,小人愿意带路!”

侯大贵心存试探清军战力的心思,当即传令出兵。军队用过午饭,稍稍休整,便直奔柴沟堡南面的山地。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