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要批评,要交谈

参观工厂花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在此期间,那位老板给迪伦讲了很多关于工厂的情况,迪伦都安静地听着。

之后,那位老板又提出邀请迪伦共进午饭。

需要注意的是,直到此时,迪伦仍然没有表明他的来意。

等吃完了午饭,还没等迪伦开口,那位老板就先说话了:“我们来谈正经事吧。

我知道你为什么来找我,本来我不认为我们的碰面会如此愉快,但事实上,我们谈得很愉快。

现在,你可以返回了,因为我能按期给你们提供装饰品。

我保证,即使为此耽误了其他订单,我也会优先照顾你们。”

迪伦还没有开口,就达到了他希望的目的。

他回到费拉德尔菲亚没几天,装饰品就全部运到了。

这样一来,他们的商业办公楼就能保证如期完工了,也不用支付高额的违约金。

由此可见,当你要批评或者指责一个人时,最好能先他表扬一番,这样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也能避免争辩。

这个过程就像牙医拔牙一样,先要打麻醉药,然后再下手。

3在批评对方前先自我反省

与其被别人批评,不如先自我批评;与其回击别人的批评,不如先自我反省。

在我的档案柜中,有一个私人档案袋,里面记载的都是我曾经做过的一些蠢事。

在记录这部分档案时,有时是由我口述,我的秘书为我代笔;但有时却是我一个人悄悄记下来的,因为这些事情已经愚蠢到我不好意思要求秘书代笔的地步了。

每过一段时间,我就要拿出这个档案袋仔细阅读一番,因为上面还有我自己的评述。

我觉得,看了这些评述,不仅可以让我不再做类似的蠢事,还可以帮助我处理棘手的问题。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将自己做了蠢事的原因归罪到别人的头上,但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智慧也许也有了一些增长),我发现最应该归罪的人是我自己。

像我这样的人有很多,年纪越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清醒。

拿破仑就是个例子,直到被流放到圣海伦岛,他才意识到,他最大的敌人原来是他自己,他的失败与别人无关,完全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并认为“这是造成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

据我所知,像我那样建立“自我反省档案”的人,还一位名叫豪威尔的人。

他是一位精于此道的人,我这就讲讲他的故事。

豪威尔是一位取得了伟大成就的人。

在他年轻的时候,没有接受很多教育,他是从乡下商店的店员开始一步步迈向成功的,等他于1944年7月在纽约大酒店意外身亡时,他已经是成为美国财经界的领袖人物,具有震惊整个美国的能力了。

在他生前,我曾经问过他,何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他对我说了这些话:

我身边一直带着一个笔记本,记录着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我每天要做的事情不停地变幻,但在周末晚上要做的那件事却雷打不动,因为那段时间是我的自我反省时间,用以回顾我在过去一周的所作所为。

吃过周末的晚饭,我就独自一人回到书房,打开笔记本,回顾过去一周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然后在心里问自己,我做错了什么?

做对了什么?

该怎么样改正错误的事情?

得到了什么教训?

这种反省往往让我很不高兴,对自己很失望,因为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做了那么多的蠢事。

尽管不高兴,但我一直保持着反省的习惯,因为它对我实现自我管理很有帮助。

通过我本人和豪威尔的事例,我得出一点结论:与其被别人批评和指责,不如我们自己抢先动手,反思一下自己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在别人批评我们之前改掉它。

我们每个人都是最为严苛的批评家,具备进行自我批评的能力,关键是是否养成了这种习惯。

可喜的是,有这种习惯的人很多,达尔文和富兰克林就是其中的代表。

当达尔文完成了他的传世巨著《物种起源》之后,他自己就意识到,这一革命性的学说将会震撼世界,宗教界和学术界肯定有人会站出来批评他。

于是,他“先下手为强”,耗时15年,不断查找资料检验自己的学说,展开自我批评。

与豪威尔的每周反省一次不同,富兰克林每天晚上都反省一次。

在每晚的自我反省中,富兰克林算是卓有成效的,一共发现了自己经常犯的13项严重的错误,比如浪费时间、喜欢与人争辩和为琐事而分神等。

富兰克林明白,如果只是发现错误,但不改正错误,他将一事无成。

因此,在每天都坚持反省的基础上,他还制订了每周改正一个错误的计划。

持续坚持了两年以后,他改掉了自己的所有错误。

或许,这就是富兰克林深受人们爱戴的原因。

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的方法在商业活动方面会有用吗?

能帮助人们取得成功吗?

我的回答是“可以”,因为我有事例可以证明。

我认识一位推销香皂的业务员,他告诉我,刚开始做这份工作时,他的业绩并不好。

经过认真分析,他认为问题不是出在商品品质和价格上,当然也不是出在客户方面,而是出在他自己身上。

于是,此后他每经历一次失败,就要进行一番反省,想一想自己哪里做错了才导致了失败。

有时候,他甚至会回去追问客户,请客户告诉他刚才他有什么地方犯了错误,以便他改正。

结果可想而知,他的这种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的态度感动了客户,再加上他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业绩越来越好,最后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香皂公司的总经理。

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说过这样的话:“你以为只有喜欢你、赞赏你的人,才可以教会你人生道理吗?

其实,相比起来,那些反对和批评你的人,能够教会你的更多。”

因别人的批评而生气或愤怒的人,其实都是不够聪明的人,真正足够聪明的人却希望从批评中获得经验教训。

获得经验教训的过程,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批评。

因此,不要抱怨批评你的人,应该感谢他们批评你,他们的批评将给你带来经验和教训。

为了讨好几位具有极大政治影响力的自私自利的政敌,林肯被迫对一支部队下达了一项调令。

接到调令的军政部长爱德华·史丹顿认为这项调令是荒谬透顶的,因此,不但拒绝执行命令,还批评林肯愚蠢之极。

有人将史丹顿批评林肯的话转告了这位总统,但林肯却并不在意地说道:“那么说来,我可能真的是干了一件蠢事,因为史丹顿是这么说的,他的话几乎都是对的。

我需要跟他聊聊这件事。”

于是,林肯亲自去找了史丹顿。

史丹顿毫不客气地告诉林肯,他的那项调令是错误的,因此不能执行。

林肯什么话都没有说,立即撤销了那项调令。

林肯的确是一个从善如流、知错即改的人,因为他知道,一些批评他的意见是对的。

我们不可能做到事事正确,欢迎批评、接受批评对我们自己更有利。

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说过这样的话:“相比起来,敌人对我们的看法可能要比我们自己的看法更接近真相。”

尽管我很认可这句话,但遗憾的是,如果遭到别人的批评,如果不刻意提醒,我还是会习惯性地做出回击,之后又后悔,认为自己回击的态度是不对的。

但对批评意见做出回击是人的本性,人们都不喜欢被批评,这与批评意见正确与否无关。

因此,我想说的是,在面对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急于回击,这也是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的一部分。

只有头脑简单的人才会急于回击,而我们要做一个谦逊的聪明人。

我知道应该如何避免不公正的恶意批评的影响,现在,我想说另一个问题:当你遭受恶意批评时,请提醒自己:“爱因斯坦说过他99的时候是错误的,那么我能有多完美呢?

最起码80的时候是错误的。

我应该感谢这个批评,它让我知道自己错了。”

如果不希望被人批评,那么就要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如果遭到了批评,也不要急于回击,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4第一时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如果犯了错误,要迅速、诚恳地承认。

从我住的地方出发,步行不到一分钟的路程,就能来到一片野生树林。

每到春天,那里的黑色灌木中开满了白色的花朵,就像一块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的林地。

人们将它称之为“森林公园”。

那真是一片原始的野生森林,保存了最初的面貌。

它现在的模样,跟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的面貌应该没有太大的不同。

我经常在一只名叫“雷克斯”的波士顿哈巴狗的陪伴下去那片森林散步。

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而且雷克斯也是一直性情温和的狗,因此我不必给它套上缰绳或者戴上口套。

但我还是为此惹上了麻烦。

有一天,当我和雷克斯正在森林里散步时,从远处走来了一位骑警。

从后面发生的事情看,他是一位热衷于展示威严的骑警。

当他走到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时,他向我大声嚷道:“在公园里放任你的没有戴口套的狗乱跑,这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你不知道吗?”

我语气平和地回答道:“我知道。

不过,我认为它是不会伤害人的。”

骑警听了,用冰冷的口气继续嚷道:“你认为?

你认为!法律可不是你认为怎样就该怎样的!你知道吗?

你的狗可能伤害这里的小动物,甚至可能伤害小孩子。

总之,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否则我就得带你去见法官了!”

我点点头,表示会按照他要求的去做。

事实上,我的确是按照那位骑警的要求,给雷克斯戴上了口套。

但遗憾的是,由于雷克斯不喜欢戴口套,而我也不愿意给它带口套,所以我很快就违背了骑警的要求。

后来,我照旧带着雷克斯去那个森林,照旧既不牵着它,也不给它戴口套。

终于有一天,我再次遇到了那位骑警。

当时,不明就里的雷克斯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翻过一座山坡,就看到了那位骑警,但它还是往前跑着。

眼看躲不过去了,我决定“先下手为强”。

于是,我说道:“警官先生,看来你得处罚我了!你已经跟我说过一次了,我这样遛狗是违法的。”

令我奇怪的是,骑警反而用和善的语气说道:“哦!我认为在不影响其他人的时候,像这样遛狗是件惬意的事情。

你认为呢?”

我苦笑了一下,说道:“的确是这样。

但我毕竟还是违反了法律。”

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骑警用替我辩护的语气说道:“它只是一条哈巴狗,怎么可能伤人呢?”

我略显严肃地说道:“它也许已经伤害到了这里的小动物。”

骑警略显不耐烦地说道:“你言重了,事态并没有那么糟糕。

你就听我的吧,让它赶快离开这里,从这个山坡跑下去,别让我看见它,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这位骑警也具有人性该有的弱点。

他的弱点就是需要得到来自别人的尊重。

当我不承认错误时,他只有显示他的威严,才能获得被尊重感;当我主动承认错误时,为了获得被尊重感,他反而要显得大度和仁慈。

我知道,如果我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我通过与他争辩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辩护,那么只能适得其反。

因此,我在第一时间迅速而坦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他的正确性,就是我说了本该由他说的话,留给他的选择,只有说本该由我说的话,替我辩护了。

这就使事情得到了有利于我的圆满结果。

如果我们事先知道自己将要受到责备或处罚,那么我们何不抢在别人前面先责备或处罚自己呢?

这样岂不是更好吗?

要知道,忍受自我批评总比忍受来自别人的批评要好受得多吧?

在别人责备或处罚之前,找个机会承认错误,然后说出那些别人原本打算用来责备你的话,那么他们就无话可说了。

既然无法再责备你,那么他们只有替你辩护和原谅你了,在99的情况下,都是这样。

弗德纳德·沃伦是一位画商,他就用主动承认错误的态度,赢得了一位极为挑剔的客户的信任。

他向我讲述了整件事情的经过:

在绘制图书报刊和广告方面使用的画作时,要做到尽量简明和准确。

很多时候,根据客户的要求,绘画编辑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尽快完成一幅画作。

由于时间紧迫,他们呈交的作品总会遗留若干无足轻重的瑕疵,这是无可避免的。

在与我有业务往来的客户中,有一位就很喜欢挑剔那些不可避免的小瑕疵。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每次拜访他之后,我都是带着很不愉快的心情离开的。

我之所以心情不愉快,并不是因为他挑剔那些小瑕疵,而是因为他指出的那些毛病并不恰当。

最近,我给他提交了一幅我在匆忙中完成的画作。

不久,他电话通知我去他那里。

和我预料的一样,他又要挑毛病了。

一见到我,他就满脸怒气,似乎要狠狠地责备我。

此时,我想到了“抢先责备或处罚自己”的这个方法。

于是,我立即说道:“真是抱歉,因为我犯了不可饶恕的过失,让你生气。

我们已经合作了很多年了,我理应知道你的要求,但我依然出现了过失。

我深感愧疚。”

他见我这么说,果真替我做了辩护:“虽然你的确有过失,但并不严重。

只是……”

我立即说:“不管怎样,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过失,也总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他要打断我,被我巧妙地阻止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自我批评,我发现我很愿意这样批评自己。

于是,我继续说道:“我们合作得很愉快,我不应该犯这种过失,不应该让你看到一件不满意的作品。

我希望能重新再画一次。”

他连连摇头:“不必了,真是不必了。

用不着重画一次。”

之后,他居然肯定了我的优点,并诚恳地表示,他只是希望做一个很小的改动而已。

不过,即使不做改动,也没有什么不良影响。

他安慰我说,这是一个不必在意的小问题。

最后,他的怒气已经全部消散了。

他请我吃了午饭,还跟我签署了另一项工作的合同。

然而,很多人——几乎是所有人,在犯了错误时,最容易采取的行动并不是“抢先责备或处罚自己”,而是尽力为自己辩护。

这是人之常情,却是错误的做法。

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并勇于自我批评的人只是少数,但正是这些少数人,能够给人一种尊贵和高尚的感觉,并最终脱颖而出。

在美国的南北战争时,就有这样一个例子。

这个例子的主角是南方军的统帅罗伯特·李,他所做的事,是将毕凯特指挥盖茨堡战役失败的责任归于自己头上,并为此而自责。

盖茨堡战役是美国战争史上最为辉煌和独特的战役。

指挥这场战役的毕凯特将军本人也极为独特,他红发披肩,风度翩翩,英俊倜傥。

他还有着与拿破仑指挥意大利战役时一样的“爱好”:即使在战场上,也坚持每天写情书。

在七月的一个令人悲痛的下午,毕凯特跨上战马,志得意满地奔向联军阵地。

南方军战士们为他的英武雄姿欢呼雀跃,随着他的号令同步前进。

他们舞动着战旗,挥动着刺刀,排着壮观的方阵,向联军阵地挺进。

这等气势,就连联军战士都要禁不住称赞了。

毕凯特率领南方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经过农场和草原,然后越过山脉和河流。

即使联军用猛烈的炮火轰炸他们,也依然无法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

然而,埋伏在山石之间的联军突然蜂拥而出,毫无战斗准备的南方军遭到了意料之外的袭击,在几分钟之内就溃不成军,土崩瓦解了。

毕凯特率领的5000战士,阵亡了至少4000人。

剩余的1000残余部队,在刘易斯·阿米斯特的指挥下,向联军发起冲锋。

在刘易斯·阿米斯特的激励下,南方军士气大振,他们冲过山石,与隐蔽其后的联军短兵相接,展开残酷的肉搏战。

最终,他们胜利地将旗帜插上了山顶。

虽然属于他们的胜利极其短暂,但却是他们战功的最高纪录。

然而,不论怎样,这场战役揭开的却是南方军闭幕式的开端。

身为最高统帅的罗伯特·李知道,南方军已经无法深入北方军的领地,他们终将失败。

事实果然如此。

罗伯特·李满怀悲痛与懊恼,他决定承担战败的责任,引咎辞职。

很快,他就向联防联盟的总统杰斐逊·戴维斯提交了辞呈,希望能委任一位年富力强之士接替他统率军队。

其实,只要罗伯特·李愿意,他可以找出无数条理由为自己推卸责任,但他没有这样做,他一个人承担了所有责任。

当毕凯特率领残军败将返回军营时,罗伯特·李独自一人前去迎接他们,并自责道:“是我的过错导致你们遭遇了失败,我要承担所有罪责。”

即使是那些被载入史册的名将,也不是人人都有勇气像罗伯特·李那样承认自己的错误。

对读者而言,作家埃尔伯德·哈伯特的著作具有强烈的煽动效应,但他的文风嘲讽的意味极强,时常引起读者对他本人的不满。

不过,由于哈伯特有一种独特的交际技巧,那些对他不满的敌人最终都变成了他的朋友。

他的技巧的奥秘,就是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

一些对哈伯特心怀不满的读者经常批评他的著作,并提出一些建议或要求。

哈伯特通常会这样回复他们:

我认真而仔细地考虑之后,发现对于我的作品,就连我自己都不能完全赞同了。

比方说,我昨天写的内容,到了今天回头再看,我也不认为都是对的。

我很希望听到你的见解。

如果你有机会到我的住所附近,那么请务必来我这里做客,我们可以好好聊聊这些问题。

我想,我们一定会聊得很投机很友好。

如果是你收到这样一封回信,还会对哈伯特心怀不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