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所以,在劝服太后的问题上,池宁就再不敢考虑利用太子闻宸,因为闻宸与太后相处的时间真的不多。太后帮助闻宸,不是因为闻宸是她的孙子,而是因为闻宸是她唯一的选择。

在太后心中,这个不得不选的孙子,自然是比不过自己十月怀胎、辛苦抚养长大成人的亲儿子的。

天和帝是太后唯一的软肋。

这甚至与他们之间的母子关系,都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而是一种沉没成本。太后在天和帝身上投入了太多的关注与精力,日日夜夜的期待着他的成长,他是她在后宫之中最艰难的一段岁月里唯一的依靠指望。这是一种心理问题,没办法只是用母子亲情来概括。

心硬如太后,也逃不过心理问题。

当然,池宁在心里先是对天和帝告了一声罪,接下来要借用他老人家的名头了,若他在天有灵,希望他不要怪罪:臣这么做,也是为了大启的和平,为了您唯一的儿子闻宸殿下的顺利登基,您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母后和儿子有天对立起来,对吧?

陛下莫怪,陛下保佑。

“我请神木清了我师兄关于陛下的记忆。”池宁给自己圆谎,“因为有些东西,他不知道,比知道要更有利于他。”

太后很是赞同地点了点头,不动手脚的池宁,那就不是池宁了。

“我儿,我儿到底说了什么?”

在太后主动开口询问的那一刻,池宁就知道,自己赢了。

作者有话要说:

能制服太后的,只有天和帝呀。

第八十七章 努力当爹第八十七天:

池宁走的其实还是王洋借力打力的老路, 用一个美好的谎言 天和帝的“遗言”,说动了太后同意他这场铤而走险的惊天豪赌。

当然,这种事不可能只是说说, 赌一个谁的良心, 况且太后还没有心。

池宁请来了首辅王洋, 在老爷子一脸不可置信的震惊中,让原君和坐忘心斋的仙师共同施法见证, 与太后三方立誓, 他们互相掣肘, 在约定时间内,谁也不会去窥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只参政议政, 不搞独-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