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若放在以前,曹肃也就用了。毕竟在他原来的观念里,为达到目的死一点人是没关系的。但是自打和杨瑛接触后,尝到了百姓支持的甜头后,他就不大愿意这么干了。

如今他在世家哪里名声臭大街了,若再不抓住百姓的力量,以后还如何在世立足?只是眼下青州白巾抓了百姓要挟他,这城攻不破,粮食一天天消耗,城中百姓多有被杀害,届时即便勉强将青州打一下,一个已经被劫掠一空的青州要来又有何用?

郭浃等人对此也是一筹莫展。人不能有软肋,一旦有了,许多事就难做了。

郭浃顶着偌大的黑眼圈,与戏志又是商量了几夜,最后商量出一个计策来:挖地道。

杨瑛弄起了小高炉后,曹军便一直换装。以前淘汰下来的武器也被重新回炉熔炼,然后做成了各种工具。而之前杨瑛说,一个军队里,负责工程的士兵也少不了。工程这个词对他们大昭人来说很新鲜,但也不难理解。

在军队里增加工程兵的概念被吸收后,他们也组建了这样一支队伍。这些士兵其他事不干,专门就学习怎么构建防御工事,怎么挖土打洞。

既然眼下无法破城,那便让这些工程兵出来试试,看看能不能挖个地道潜伏到城墙附近,然后再爆破。

曹肃思来想去,也只有这办法了。但问题是,这个办法需要消耗的时间长,而他们带出的粮可不多了。

杨瑛在兖州城里还不知怎么样,也不知能不能再挤出粮食给他们?杨瑛很快就收到了曹肃的信。

她立刻回了信,将这些日子与世家的交涉给说了一遍,然后表示会立刻派人运粮过来。

曹肃接到杨瑛的回信后很意外。

他实在想象不到,两年多前还如憨子一个的杨瑛如今竟能与世家交涉,还成功弄来了粮食,稳定住了兖州的局势,安抚了民心。

他沉默久久,才低低感叹道:“果然……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说罢便是吩咐道:“立刻安排人去接粮。”

“喏!”

大量的压缩饼干、罐头肉、脱水蔬菜、开水可泡的淮山面等物被搬到车上。骑行的公里数越多,空间扩增就越多,而系统每次奖励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品类越来越丰富。

杨瑛的空间里堆满了各种速食品、药品以及粮食。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作为军队应急使用的。现在曹肃那边缺粮了,自然要拿出来。

而曹肃这回的做法也让她很安慰。这个在书里屠城过几次的奸雄应该是意识到人民的重要性了。只要她继续努力,用现代的思想去影响他,她相信得了仁义之名的曹肃这回一定能完成统一大业!

看到希望的人干起活来总是特别起劲,两天后,可供四万大军所食的粮食被装上车,一群武装到牙齿的士兵带着当地帮忙的百姓出发了。

这些百姓听说官府要征人其实很害怕的。哪里晓得,杨瑛这个“代刺史”不一般。在贴出告示后,便立刻派人去做大家的思想工作。

其实也没什么好做的,因为这些来做工作的人都是带了东西来的。钱是没有的,但是是杨瑛从世家那搞了不少粮,系统现在奖励的又多,所以她便用粮和盐来代替工钱。

凡是愿意去押送粮草的,一人给一天给三斤粮,回来后再给盐十斤。路上吃的,也都包圆了。士兵吃什么,民夫就吃什么。另外,每人还发双鞋。

最后一条是杨瑛告示贴出来的前一晚上零时加上去的。系统不知从哪捣鼓了一批劳保鞋,看成色明显已在仓库积压很久,显是没人要的东西,直接塞她这了。

杨瑛也不嫌弃。讲真,许多民众大冷天都穿得草鞋,甚至光着脚。这批劳保鞋虽然因时间原因,不是很新了。但她不嫌弃,民众也不会嫌弃啊!

而且直接弄了一百二十万双过来,除去军队要消耗的,剩余的也穿不完啊。索性给民夫当工资发,不但能消耗掉一些库存,还能拉拢下民心。

鞋子是先发的,因此拿到鞋子的民夫都不敢相信,这样好的鞋子是给他们穿的。好吧,劳保鞋虽然样子过时了,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也曾在种花家风靡过。除去劳保鞋外,这个鞋子还有个更响亮的名字:解放鞋!

其他不说,就胶质的鞋底所含的技术含量就要甩这个世界几千年了。而这鞋穿在脚上,其实挺舒服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农民工兄弟选择这鞋。

轻便、透气,鞋底软和,穿在脚上感觉能多走好些路咧。只是这样好的鞋穿着去运粮着实有些心疼,有些人干脆就把鞋子藏起来,依旧穿着自家的破布鞋去运粮了。

杨瑛见此也只能微微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