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做客王宅

大唐朝请郎 宁溪南 2483 字 4个月前

事实上,现代有很多东西都是从大唐传承下来的。

老百姓比较熟悉的,比如寺院道观的建筑样式就是唐代官员府邸的规制,包括布局。

还有佛道的服装,礼仪。经文也是唐代中后期编写创作的,包括诵经,礼佛,赞生,超度,都是在唐末成形。

道服就是唐代常服,唐代老百姓都这么穿。

道符是模仿皇帝的敕旨。唐代把官方的最高指令称为符,出于敕旨后面那句‘制敕如右,符到奉行’。

皇帝和宰相批阅公文就叫‘画符’。

其他的像法律啊,合同啊,制度模式啊,宫庭礼仪,餐饮礼仪……太多了。

……

突然接到皇帝的诏书,李皋是真的没有任何心里准备的。

说实话,每一位宰相在正式拜相之前,大都会有一个心里准备过程,心里都是清楚的,也需要做一些准备。

但是李皋是真的没有,就这么挺突然的,敕旨就到了。急召入京参议朝事。

要不是李勉随敕旨给他传了张小纸条,他都会想是不是自己犯了什么过错,皇帝这是要收拾自己一家了。

他这才知道,在自己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那位突然崛起,素未谋面的凤翔王数次向皇帝推荐了自己,拜相。

要知道拜相和拜相也是不相同的,有些是真的拜,有些就是客气客气的词汇,当不得真。

为什么做了宰相称拜相?就是要坐在那里接受皇帝的礼拜,拜托操劳国事,拜谢国事操劳。是真的拜,跪拜。

大唐的首宰和皇帝是平起平坐的,入阁皇帝要起身相迎,离开皇帝要起身相送,同榻同食,称相公。也叫老公,师公,相师,老师。

天下人间,仅此一位,人臣之极,万官之首。和首相的地位相比,嗣王就真的是一个称号了,亲王都不好使。

李皋能不激动?能不恍如梦中?能不对张军感恩戴德?

“曹王言重了,”张军摇了摇头:“荐举曹王,某也是有私心的。”

这话李皋还真不意外,就是没想到张军能说的这么直白,平静的看着张军,等着他说出目的。

“曹王可知,某曾发下宏愿?”

“……可是收复失土,拓土开疆?”这话李皋到是确实听说过,不过那时候他是不屑一顾的。

张军点了点头:“正是。收复南疆陇右西域诸州地,平定诸羁糜都护,复巨唐威仪于四海之内,兴巨唐教喻于四极化外。”

张军握了握拳头:“某尚武力,醉心刀槊,痴迷战阵,征服夷狄是某的梦想,现在是,日后亦是。

巨唐之外有万万里河山,某想在有生之年踏遍。”

李皋也是著名武将,半生征战,张军的话也令他不禁有些心驰神往。哪个玩刀的没做过这样的梦呢?

但他不太明白张军突然说这些话的意思。咱们不是在说你为什么举荐我为相么?

“战争,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需要强大的后勤供给,需要国家安静祥合,万民生养,物产粮丰。”

张军没卖什么关子,给李皋解释了一下:“现在天下刚刚平静,或者说还没有全面稳定,百废待兴,万事待旦。

某能用一年平定北方,也能用一年平定南疆,军武之事,某信心百倍。但平定只是将始。

巨唐需要赋税,州府需要建设,百姓需要将养生息,田亩需要耕种,牲畜需要牧养,江河需要疏浚,道路需要修筑。

仗打完了,需要做的事情更多,更复杂,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是某所不擅长的。

陛下站在高堂,需要有能力的重臣辅佐,某要征伐四方,需要有担当的首相支持,这就是某荐举曹王的原因,也是私心。”

“为何是某?”李皋听明白了,也没听明白。

身为持节节度,他深知张军在朝堂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权势,不管张军推荐的是谁,只要不是胡来,被李适拒绝的可能都不大。

张军可能在这个问题上胡来么?天下能臣何其之多?大唐缺人才吗?

首相虽然不会被随意更换,但也不是不能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