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做客王宅

大唐朝请郎 宁溪南 2483 字 4个月前

张军笑了笑:“诸臣当中,首相的人选,某首先亲睐宗室,必竟是首宰,上通下达,某以为宗室更为适合。

而诸宗室之中,论及地方政事,能与汧公相若的,也不是没有。

但即能与汧公相若政事,又能兼举军事的,就再也没有比曹王你合适的了。这就是某荐举曹公你的私心所在。

汧公是某敬重的长辈,但某以为,汧公于军事有些薄弱了,便如两手,未免左重右轻。”

张军说的直白,我推荐你上位,就是看中你在政事之外,还能擅长军事。

张军的意思李皋一听就明白了,点了点头,心中的不解也就通畅了,暗暗的也是颇为得意。

其实很简单,打仗不是简单的事情,尤其是以后的战争会越打越大,会打国战,如果能有一位精通军事的首相在朝中,那很多事情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起码不会在后面给捣乱,能保正正常的沟通。

大宋为什么越打越弱,越打越小?不就是一群狗屁军事不通的人在后面指手画脚么。明朝其实也相差不多。

到不是真需要李皋去做什么,有些事情他能懂,能不添乱,这就是最大的帮忙。这其中的道理李皋常年在外带军,自然也是懂的。

话一说通,心中没有了胡乱猜测,隐隐的担心消散掉了,李皋也轻松起来,对张军也是颇为敬佩,态度上也逐渐亲近起来。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张军确实是没什么私心,他是后现代思维,和这个时代的人完全不同。

这就好比你在打一个国战游戏,你可能去留连迷恋基地里面的风景么?肯定是出去干啊,灭国,夺取资源,开地图。对吧?

放下心结,张军和李皋两个人都是带兵的,慢慢的就开始说起了打仗,一时主宾相欢,不知不觉天色已近酉时,承天门上第一声鼓传了出来。

张军听到鼓声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天色已经晚了,便起身和李皋告辞。

他和李皋还是第一次见面,还没到可以留宿夜宴的份上,何况今天还带着紫蕊一起。

李皋自然留客,张军三辞,李皋亲自把张军送到了大门口。现在他还不是首相,两个人爵位相等,张军的官职比他高。

郡王和嗣王属于同爵,只不过一个是重臣爵号,一个是宗室爵号。国公虽然也列从一品,但实际地位要比嗣王郡王略低。

鼕鼕鼓响三千下,宫府六街空无人。

随着鼓响一遍,金吾卫六街徼巡在判官街典的带领下从宫门,城门,诸坊武候铺中涌上街头,徼巡,武候,缉捕,暗探,不良人,各有其责。

鼕鼕鼓要响三千声,从第一声敲起到结束,要敲接近两个小时,听到鼓声,在外的人开始收拾准备回家,只要在鼓尽入坊便没有问题。

晨暮鼓声并不是一口气敲完,而是隔一会儿敲一遍……可以理解为手机闹钟,五点响,五点十分再响,五点二十又响。这样。

这时候长街上到处都是人和车马,都在回家的路上,鼓声一停,坊外长街就空无一人了。这会儿还在街上溜的会被扒了裤子抽。

净街鼕鼕鼓,坊内席宴开。净街鼓响起的时候,也就是各坊之内商肆酒馆妓馆赌坊开始热闹起来的时候。

长安北城各坊的奢糜夜生活开始。

张军和紫蕊并马走在长街当中,接受着街边行人艳羡躲避的目光。

沿途所遇徼巡武候等等都纷纷肃立,给张军敬礼,并把紫蕊的样子牢牢的记在心中。

张军这几天已经迅速的在金吾两卫以及禁军中走红,张府已经被打上了重点标记。

当街打断京兆府少尹的腿屁事没有,反而京兆府少尹被抄家罢官,永不录用,这是什么概念?

下面人不可能了解内情,只能感到张军的可怕,从而对张府产生深深的敬重。

张军低声给紫蕊讲着长安以后需要关注走动的人际关系,交待着事情,紫蕊专心听着,一一记在心里。

有些事情是不能留字为证的,需要用心。

回到府内,府上已经一片安静,只有府役和近卫在暗处活动。

张军和紫蕊一起吃了晚饭,洗漱睡下,黑暗中响起了听不懂的声音……

天一黑紫蕊就变成了一个小老虎一样,不过到是可以理解,平时聚少离多,还是难得的独占,自然索求上就要强烈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