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朝廷封赏

具体方法刘安都告知了各地县长,若是进展顺利,明年刘安便可直接在当地收购辣椒,再磨成粉高价出售给关中各世家。

不过磨成粉的味道和辣椒的味道没有多大区别,被关中世家发现售价五千的辣椒粉原型便是这辣椒,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这不碍事,辣椒量产之后,价格肯定会越来越低,也就今年能够以五千价格出售,明年还不知道会降多少。

他并不担心辣椒的秘密被其他世家窃取后,亦从中取利。

毕竟只有第一个售卖的获利最大,等到大汉各地都有人种植辣椒后,世家还能否瞧得上辣椒的那点利益都不好说。

十一月末的时候,林方特意找到刘安,将收税的事情说与刘安。

年底的时候,太守要派计吏前往洛阳,汇报本郡当年的情况。

其中包括当年审了多少案子,出现了多少盗贼,死亡人数,新添人口等等各种民生问题。

其中,自然也包括朝廷最为关注的税收情况。

不仅要汇报当年赋税收了多少,还要将所征收的赋税一并带往洛阳,交到国库。

这一系列行为,在当时被称为上计。

如今已是十一月末,再不征税,便会来不及年终的上计。

可刘安还在等待朝廷的诏令,到底允不允许他以功劳换取五原免赋三年一事。

犹豫良久,刘安还是没有同意现在就开始征税。

派往洛阳表功的人已经去了快一个月,算算时间,也就这几天便能得到回信了。

刘安准备再等一等,如果最后实在来不及上计,便从此前民众存到粮铺的粮食取一部分,按数上交赋税。

之后刘安再想办法从别的地方购粮,补上拿出来的这部分。

好在又等了几日,腊月初一的时候,朝廷的使者终于来到了九原。

林方带着刘安程则等朝廷命官迎接前来宣旨的黄门侍郎。

在林方等人行过礼后,黄门侍郎缓缓打开书简,念道:

“有诏敕五原太守林方……”

后面巴拉巴拉念了许多冠冕堂皇的话,刘安这个只读了半年圣贤书的半吊子,只听他念而不看字,听了一会儿就迷糊了。

文字拗口,又极为简洁,刘安看书时即便知道字怎么写都还要理解一会儿才行,那黄门侍郎念的虽然不快,但在不知道具体哪个字的情况下,刘安逐渐就对不上号了。

大致情况就是,黄门侍郎念的每个字刘安都能听清,但连在一起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直到最后面,念到‘拜五原太守林方为凉州刺史’这里,刘安才又能听懂。

封赏下来,刘安北征草原一事,算是正式告一段落了。

朝廷同意了刘安以征鲜卑之功换取五原三年免赋一事,但不知为何,却将其迁为涿县县令。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封赏。

这里刘安着实不懂朝廷怎么想的,涿县可是大县,将刘安迁为涿县县令,虽然依旧只是一县之长,但县令可是千石官,县长却只是四百石的官员。

这明显是升迁了。

而且涿县比之九原不知富庶了多少,油水丰足,也算的上是一个肥缺。

朝廷能够同意免去五原三年的田赋,已经在刘安意料之外。

那可是三年啊,虽然五原人少,收不上来多少田赋,但以刘宏贪财的个性,蚊子腿也是肉啊。

以刘安的功劳,刘宏或者朝廷诸官不想给刘安封爵他能够理解,但在已经免赋的情况下,完全没必要强行将刘安迁往涿县。

他着实看不懂朝堂诸公和皇帝刘宏的操作了。

本来刘安以为能够留在五原好好发展,安心种田发育,这下好了,又被迁去了涿县。

不过让刘安庆幸不已的是,程则升为五原太守,高顺则拜为了九原县长。

高顺一介平民,能够一下坐上县长之位,完全是因其此战所立军功,以及刘安着重在表功书上赞扬了他。

另外,朝廷的任命书中,刘备因功劳及宗室身份被拜为辽东郡新昌县令。

至于最为勇武,杀敌最多的张飞和吕布二人,则分别授予了六百石的羽林右监,及北宫卫士令。

其中羽林右监乃是九卿之一的光禄勋的属官,北宫卫士令则是同为九卿的卫尉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