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页

这全是官员和商人的错吗?

未必,你把官员的俸禄制度改革,定到能够满足他比较体面的生活的程度,这样事情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很多,毕竟,谁都不想犯法,从而失去自己的名誉地位,和安逸的生活。

同理,很多其它的政策,如果不合理,不能尽可能的方便广大百姓,让百姓们感觉公平合理,那么,它就不是完美的。

轻微的不好的地方,百姓们或许可以忍受,较严重的,百姓就会抵触你的政策,这样抵触的方面的多了,民间的乱相也就出来了。

就如何发展文教,肃清吏治的方面,孙享福跟他们兄弟三人谈了很多,由于有千年的历史经验累积,孙享福看问题的角度,往往能比这个时代的人客观一点,倒是让他们受益匪浅。

当然,在这些方面,孙享福也就是个嘴炮,他平时可是老好人做惯了,熟人一般有什么事情求到自己头上的事情,他能办的,都给办了,对于送礼的,他都不怎么好意思拒绝,这是性格使然。

能执行落实好类似这样的工作的,是像魏征,或者褚遂良这样的人。

至于用人的艺术嘛!当今天下,李世民说最强,没人敢不服,他们在孙享福这,是求教不着的。

“好了,你们两个的事情说完了,接下来,就轮到我这边了。”李恪等孙享福就李泰的问题彻底聊透了之后,才接过话到。

现在,他管的,可是工业发展这一块,现在的情况可不像贞观元年的时候,由于这些年大唐不断并入西域各个小王国,截止今年夏季,持有大唐户籍的百姓,已经高达七千五百万人口,而其中,有两千万人口,在缴纳薪资个人所得税,占据大唐所有成年人的一半,也就是说,大唐现在有一半的成年人,是在做工,拿工资的。

这么大的群体,延伸出来的问题,有很多是以往的朝臣们,看都看不懂的东西,也只有从新学读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了的一些,对工业管理比较有悟性的学子,能够提一些规划,改进意见。

第740章 新时代的新问题

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人有管理工业社会的经验,虽然大唐还只是一个刚刚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国家,它产生的问题,也是此前从未有过的。

前两年魏征就是因为修订孙享福提议的一些乱七八糟的律法,结果给累的病倒,光荣退休了。

这些年他整天整天的开会论证,而且,论证的,还是一些这个时代的人,根本不理解的东西,每次论证前,他都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先把这些东西搞懂,再说服别人。

像环境保护方面,就有n多个问题,比如禁止私自在沿江,沿湖,砍伐树木,开辟田地的律法,百姓们就不是很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