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页

论说起来,京师有一百五十万左右的人口,除了少数赤贫阶层外,普通百姓只占一半,剩下的就是皇室,勋贵,太监,官员,武将,僧道,一个个神头鬼脸的,身上的银子肯定是比普通百姓要多的多。

京师这种阶层分配是和整个大明完全不同的,富人占的比例在居民中极高,这个市场是标准的奢侈品倾销地,不利用起来就太可惜了。

官员也并不完全有机会坐轿子,普通收入或是穷官儿有的事,自己家里养个轿班,一多半的官员是没有这本事,出门又不能穿着官服步行,骑马他们又没这本事,如果有一辆过的去的马车,只要养两匹马和一个车夫,这个负担轻的很,就算一次性要投入不少钱,到底还是一锤子买卖,比在家里养整个轿班要容易的多。

“李先生。”京师分店掌柜跑了过来,笑呵呵的道:“上回你说要卖车,新车都赶过来了。”

“哦?”李国宾眼睛一亮,急着就往里走。

院里停着十来辆新车,也都按李国宾的要求改装过。

在大同那边的车,镶嵌着不少金制或银饰,李国宾要求一律拿下,只用铜活就好。倒是原本装饰的地方,需要用琉璃或是改为楠木制品,要么就是用紫檀木,用高手匠人精心雕刻一些人物或山水的图案。

张瀚那边的马车设计,在李国宾眼里看来就是典型的山西暴发户,他现在坐的就是那种,李国宾感觉很挫。

这种车当然吸引眼球,也会使一些勋贵和商人动心,但有品味的人,不论是勋贵还是文官,或是将门世家都不会买的。

车子本身够优秀,光是那流线型就足够叫人惊奇,中式大车两个轮子是死的,本身要负重,车厢的做法只有固定的那几种,也谈不上转向和减震,和裕升的马车随便哪一样也秒杀两轮大车,只要稍加改动一下装饰,估计销量一定会极好。

李国宾绕着新来的马车走了一圈,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果然是按照他的要求都改过了,雕工很好,挑选的画作也好,不仅不俗气,相反还很大气。

他有些敬佩张瀚和李庄的那些人了,只要自己稍加点拨,人家就能把事情做的很到位,叫自己无需再说第二次。

“老刘,”李国宾很高兴的道:“这马车,三天之内我全出脱了。”

京师大区的掌柜是刘吉,也是张瀚骡马行一开始就请的掌柜之一,当初执掌过东六店,张瀚往辽东时的最后一站也是从他那儿走,是最老资格的掌柜之一了。

刘吉笑道:“那敢情是好,李庄那边正缺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