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页

缓期 燕不学 1118 字 2022-10-25

于总很快回:「方便的,都方便。」

拨通于总电话前,隋然打开录音a,另外打开倒计时。

“于总您好,打扰您几分钟时间。”隋然拿出公事公办的语气,“是这样的,我看到您填写的进场时间是明年五月份。我们园区是可以提前进场装修入驻的,这期间不算租金,因为我们是新园区嘛,物管费也有相应的减免折扣,这点您了解吗?”

“知道的。我就是看中你们免租期给得多,所以提前定下。”于总直爽地说,“我们现在办公的地方还有大半年到期,差不多要到明年六七月份,不着急。谢谢你啊。”

“方便问下您现在在哪里办公么?”

“我们公司现在啊,现在在希望城。”

隋然迅速打开地图搜索:“中环高御希望城?”

希望城是创业园区,位置较偏,租金便宜,是很多初创团队的首选之地。

“对。高御这里。”于总说,“现在规模不大的,二十来个人,但是我们第一轮融资过了,明年校招要招很多人,理想人数可能要到一百。”

扩招意味着公司规模扩大,融资也是好事。于总声音听起来蛮年轻,因此有种掩不住与人分享成功的兴奋劲儿,隋然顺势恭维“于总年少有为”,问:“我们园区和管委会有合作,提供专业服务和专家指导,人才选拔方面也有快速通道,姚若有跟您介绍过吗?”

“有的有的,小姚这里介绍得很详细,这个我一定要夸夸小姑娘。我跟我合伙人也看了其他园区,也找了几家中介,没有一个像小姚对政策了解这么详细的,我们本来还只是想看看市场情况,也没想着定,就是听她提到有个新政策落地这边,未来也会帮我们对接大学,所以才动心了。我们小公司嘛,当然前期控制成本,也希望借助渠道扩展知名度。”

“那您公司校招的目标主要放在临港大学城么?”

“是啊。你知道的,我们搞技术的比较宅,适应了一个环境就不喜欢有大的变动,我跟合伙人也是看中这点,所以才想搬去大学城。”

……

打完第一通电话,隋然没着急打第二个,她听了遍录音,完整复盘时长九分五十二秒的对话。

临港园区的客户目标群体正是类似于“向阳科技”,对税收、人才通道等利好政策感兴趣,人员构成主要是大学城,合作方和大学城亦有关联的中小型初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