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

掌中+番外 北境有冻离 937 字 5个月前

出了这一场闹剧,徐京墨心知清流必要以此事大做文章,甚至这事的始作俑者应该就是清流之人。若是平时,徐京墨定会想法子先将这事按下,之后再命人调查主谋,只是这一回,他既无恼怒也无不快,心间竟只剩疲倦,甚至连善后都觉头疼。

名声于他而言,已经狼狈至此,不日后他又将辞官离京,何必再分神在这种小事上。

祭礼已成,按照大衍的规矩,皇帝需在宫中宴请群臣,因着年节将至,皇帝的意思是这次直接按照元辰的规格来办,将两场宴席合为一场,这样直到新岁以前,便不再举办别的宫宴了。

这一次宴请群臣的阵仗够大,足有上百位臣子共聚大殿同饮,是一场真正的君臣同乐之宴,因而宫内几乎所有的人手都被调派到此处服侍了,就连宫中的禁军也大多被抽调于此。先前皇帝下令,命季珩亲自安排队伍的巡逻排班,全权负责宫中圣上与众臣的安全——显然,他非但不能参加这场宴饮,还是此夜最忙碌的人之一。

徐京墨换了身朝服赴宴,将阿盛也带进了宫,他并未要求阿盛留在他身边,在如此大庆的日子里,他放阿盛去找尹昭了。

先前徐京墨便觉得阿盛行为举止奇怪,只是不曾直接过问,难免在心里猜测阿盛是否遇到了中意的姑娘。然而,就在几日前,徐京墨见阿盛揣着热乎乎的点心,笑闹着跟在尹昭身后回来,他便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

那傻小子自以为掩饰得很好,可那红透的耳朵、微肿的双唇,以及粘在尹昭身上的眼睛……除非他是个瞎子,才会看不透阿盛那点小心思。

虽说大衍民风开放,但两个乾元在一起还是少见的。徐京墨摸着下巴暗暗地想,尹昭看起来总是冷冰冰的模样,不像是个会风花雪月的人,也不知道他靠什么把阿盛骗到手的,这也让他有种微妙的自家白菜被猪拱了的感觉。

徐京墨想到这,抬手喝下一杯酒,跟着有些惆怅起来:他既然知道了这事,便不能再如从前打算——在离京时一并带走阿盛。说到底,他不希望让阿盛与幸福擦肩而过。

这场宫宴办得热闹而盛大,皇帝特许众人不必太拘泥礼节,只当是岁末在家中吃宴便是。臣子们依照官职高低排坐在下方,一开始还记得规矩礼节,待酒过三巡,腹中热起来,众人也就渐渐放开了,一时间殿内人声鼎沸、觥筹交错,场面热闹极了。

徐京墨作为丞相,不得不与前来敬酒的大臣们交谈几句。听他们说了那么多的吉祥祝词,他总不好拂了人家面子,不知不觉之间,也跟着饮下不少酒。

这一回的宫宴无舞娘助兴,丝竹雅乐却不曾停过。徐京墨听着这吉庆的小曲,身旁挤着许多人举觞称庆,可他心里却没半点畅快,宛如一片寂寥荒芜之地。他自酌自饮了几杯,越喝越有喝闷酒的意思,酒精让他头脑发热,过了一会儿才迟钝地发现有道目光一直黏在他身上。

找出这烦人的目光出自哪里,徐京墨心里更觉烦闷,抬手举起杯子挡住自己的脸。几杯下肚,酒意上涌,徐京墨感觉到身子微微发热,却再没有后颈发烫、信香紊乱那些反应,这得益于他后颈还打着乾元的印子……徐京墨有些厌恶地扣弄着后颈,那里有一个不浅的牙印,到现在也一点都没变淡。

这让他觉得自己简直跟个物件似的——好像盖了个印,就成为乾元的东西了。如此看来,这世上的事情,果然是没什么道理可讲的。

喝了这样多的酒,徐京墨不多时便感到一股尿意,他站起身向外走去,准备到官房解决一下。走出大殿时,徐京墨打了个冷颤,尽管白日那大到有些邪门的风已经停了,深冬腊月的寒意仍是不容小觑,冷风也将他的头脑吹得清醒了一些。

官房离大殿有些距离,需拐入一条幽长的宫道,尽头才是官房。原本这条小路沿路是有侍卫看守的,但年宴已行至末尾,又赶上冬夜寒凉,侍卫们大多都去喝酒暖身了。因此这条路漆黑幽长,显得阴风阵阵,徐京墨鬼使神差地想起季珩说过的那句“宫中进了不干净的东西”,也不由皱了皱眉,不知这说的是天灾还是人祸。

徐京墨在官房完事后,走在空无一人的宫道之上,忽然,他听到背后传来一阵极轻且极快的步伐,紧接着一阵疾风袭来,他下意识偏头一躲,冷光掠过,将他的发冠打偏,挣动之间有大半乌发散落下来。

徐京墨喉间一紧,全身爬上一股危险的凉意,他抬手利落地将摇摇欲坠的发冠扯下,转身借月光看清了来人——一身黑色潜行衣,脸上还盖着一个银面具。此时不好判断是否是杀手,但明显此人是有备而来。